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不是嗎?許多的文章都會提及這方面的問題,由不同的觀點和角度切入話題。不過,到底有多少這類的應注意事項進到看倌們的心中?卻仍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以往的文章中,大多偏重在施用藥品和疾病治療方面,甚或將重點放在如何尋求有效且迅速見效的藥物上。以筆者的個人拙見,這方面的問題應該屬於魚病的治療和管理所應討論的范圍;而真正的預防方法,則應是布置一個魚類所能適應的優良環境。雖然仍牽涉到某些藥物的添加,但卻僅占一小部分罷了!
再強調一次“預防勝于治療”這句話,事先一分力量用于預防疾病,會勝過往后發生魚病時花上十倍以上的救治努力!尤其是水生生物受限于先天上用藥的困難度很高,且容易受到遠高于人類所能想像的緊迫(Stress),往往事后的用藥處理會于事無補。不過,對魚類生命不尊重的看倌們千萬注意,“魚死了再買就可以”的觀念在此并不予多加討論!事行的“預防”工作應該從設置水族箱進就開始規劃了;換句話說,想要養好魚,就應該有所規劃水中的環境。此外,選用餌料、添加維持水質的物質,和定期維護的工作,也都是事前的預防工作。
一、規劃水族箱
這是釜底抽薪之計!在規劃水族箱的時候,就應該考量是用何種過濾設備來清除水中生物所排放的代謝廢物,和處理水質中其他的有害物質。也應該考慮將要飼養何種生物和生物的數量,以便預期所產生的廢物量和設置相對應的過濾設備。嚴格來說,除了所要飼養的魚種種類和植物種類之外,過濾設備理應是最重要的考量點。舉例來說,鋪了底砂的水族箱,會比裸缸容易維持水質的穩定。外接的過濾器會比沉水式的過濾器,有較佳的過濾能量和效果。
一旦將這類的問題考慮清楚之后,會對日后的水質管理有很大的助益。最顯而易見的有長時間維持優良的水質、減少換水的次數。舉例來說,在寒冷的冬天,遇到需要用藥治療魚病的情況下,在用藥過后需要大量換水以消除水中殘留的藥物時,往往會因為換水所產生的溫度劇烈變化,而造成水生生物更加虛弱,使得恢復健康的機會更形降低!若是有辦法維持較佳的水質狀況,非但會減少發病的機會(當然沒有所謂的藥物殘留問題),在換水之后運猩锏某寤饜砸不嶠系停?
所以,對于平日工作時間長且繁重的上班族,或是不得不接下照顧水族箱工作的家庭主婦(往往不是她提議要裝水族箱的)來說,在事先將水族箱中的過濾系統完備設計,并考慮過濾的功效和處理廢物的數量,在日后的養殖管理上會減少很多工作量。更甚者,甚或會有“沒事可做”的理想情況發生。與其花時間在“勞動”上,倒不如多花些時間在欣賞水族箱中的生物悠然自得,將思緒隨其飄蕩遠揚。想一想,不是一件很好的選擇?
二、選用適當的餌(飼)料
在許多的文章中曾強調,選用適當餌(飼)料的重要性!不過,大多會在魚類飼料的營養成分和嗜口性上多所著墨。在此所要強調的是飼料的“殘留問題”和“被利用效果”。在飼料的殘留問題方面,顆粒性的飼料會比薄片飼料來得少,而薄片飼料又比“漢堡”等冷凍飼料對水質的傷害來得低。殘留量小的飼料能減少飼料投入水中經由魚類攝食前溶在水中的數量;而溶解在水中的飼料成分越少,也就能減少水質惡化的機會。所以,若以漢堡喂食七彩神仙(Discus;尤其是裸缸中的魚),就得靠人工或更有效率的過濾方法將水中的有機物殘留清除。否則,一夕之間魚兒死傷慘重的悲劇是可以預期的!
至于飼料的被利用率,好的飼料容易有較高的比率被水生生物利用于成長(轉換為身體的一部份),經由消化吸收之后排到水中的代謝廢物會很少。節省飼料雖不在話下,只是如此一來,魚兒不僅會成長迅速,體色艷麗且健康情況佳,水中的有機和無機廢物會少很多,相對地過濾器的負擔也會降低。而好的水質對水族箱中的水生生物來說,不就是一個好的養生環境!
三、使用添加劑
水族專用的添加劑大致可以分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產品。生物性的產品主要是指“微生物制劑”,產品中含有許多微生物。而非生物性的產品主要是“水質澄清劑”和“水質穩定劑”一類的產品,產品中鮮少含有微生物。在換水和新設缸時,兩者都會被考慮酌量地添加,尤其是要除去自來水中的次氯酸(Chloride)。但是,在養殖過程中,生物性的添加劑大多成為日常定期添加時使用,希望以優良且對水生生物有益的微生物能在水族箱中繁生,進而防止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的機會。而非生物的添加劑則多半在換水的時候才使用,主要為迅速地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質和成為水中的緩沖劑(Buffer)。
使用這兩類的添加劑,主要目的誠如上面所提到的是要減少水中有機物和有毒物質的濃度,該注意和特殊季節變化時所應該 特別注意的事項。許多工作并不需要等觀察到水族箱中魚只或植物已經有病變了才開始處理,應該是類似行事歷般常態的操作手續。在日常應該留心的事情有:
(1)換水:對非揮發性的物質來說,水族箱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添加入水族箱中的“東西”不會憑空無故消失。雖然會有轉回其他形式存在的機會,例如成為水生生物的身體一部份,微生物增生所需的營養,和溶解在水中的物質,但是,整體而言都還是存在水族箱中。唯一能將這些溶解在水中的物質移出水族箱的方法就是“換水”。因此,在某些情況下,換水是最好的水質管理方法。定期部分換水是一件必要的工作,只是每一個水族箱所需的定期換水時間不一定,端視水族箱中水生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喂食的飼料份量而定。一般來說,在夏天水溫會較高,大約每20天到30天的期間要更換1/2到l/3的水;在冬天可以將間隔的時間加倍。
(2)清洗或更換濾材:除了換水之外,這是另一種能將水族箱中的物質(尤其是代謝廢物)移除的方法。濾材中的間隙除了能提供微生物固定和生長繁殖的空間(Nich)之外,最重要的是會將水中的懸浮顆粒留下來。日積月累之后,這里所積存的懸浮物會占滿所有的濾材間隙,清洗和更換濾材方能重新賦予過濾器過濾的能力,如此才會有繼續清除水中懸浮物的功能。上部過濾器中的濾材是以不織布濾棉為主,相當容易清洗和更換。桶式過濾器和沉水式過濾器中的濾材以濾棉和“書頁狀”濾棉為主,也不會很難清洗。只是后者清洗更換時需要花些拆卸的時間,常常會讓人偷懶而延長了清洗的時間!所以,在非特殊需要的情況下,上部過濾器也還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3)維持水族箱周邊的清潔:在周邊的環境或許不會直接和水族箱中水質或水生生物有緊密的關系。不過,看過許多的水族箱,其周邊非常臟亂且有堆滿塵埃和自水族箱中噴溢出的飼料。這些東西也常常長滿細菌或真菌,不得不使人擔心,一旦這些微生物大量滋生且掉落水族箱中之后,會對水生生物造成何種傷害?具文獻所記載,這些在半乾濕環境中滋生的微生物有很大的比例是一些腐生菌和潛在性的致病菌!對水生生物有直接的影響,對人的呼吸和消化器官也有致病的能力,往往忽略這個小細節,不但魚兒會生病,人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至于在季節變化或其他特殊的情況下,所應該注意的事情主要為控制水溫的變化幅度和變化的速度。在秋冬和春夏交際,水溫會隨著氣溫的變動而有所變化,一般來說,在臺中以北的地區都應該添置加溫器,將水溫控制在較高的范圍(26到30℃),并防止溫度快速地變動。相信有養魚經驗的看倌們都會承認,溫度劇烈變動的時候常常是魚只身體狀況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
和人類的健康及養生之道相同,有好的空氣和水,才能維持體內相當優良的運作狀況。沒有必要定期放一些抗生素或殺菌的消毒藥品,也沒有必要每天汲汲營營地換水和調整酸堿度。用上面所提的一些簡單的水質管理方法,不僅沒有殺魚毒魚的危險,也不會有累死人的怨言!更不會有產生抗藥性菌株的危機,幾乎是最佳的預防疾病之道!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