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此舉讓業內人士浮想聯翩。SIS進入中國市場已4年多,目前是中國最大的親蝦供應公司,占市場份額90%以上,幾乎壟斷中國親蝦供應市場,其親蝦價格近幾年快速上漲,達100多美元/對。
業內擔心,SIS若建場成功,競爭實力大大增強,與其他親蝦公司距離愈拉愈大,獨霸中國的市場地位愈發牢固,屆時親蝦價格想怎么漲就怎么漲。
90%親蝦來自一家外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對蝦生產國,年產量134.8萬噸,占全球總量的40%。在巨大的養殖需求下,我國對蝦種苗需求量也大得驚人,每年至少在2000億尾以上,總產值約計20多億元。但對蝦產業鏈中,最上游,也是利潤最高、技術含金量最高的親蝦領域,中國卻毫無競爭力。在成為世界第一對蝦養殖消費大國、生產大國的同時,中國用于培育蝦苗的親蝦幾乎全部掌握在幾家外國企業手中。
南美白對蝦是我國主要養殖品種,1988年中科院海洋所首次從美國引進。不過在長達20多年的養殖過程中,我國苗場生產的南美白對蝦種苗,其親本都直接或間接源自國外親蝦。
國內蝦苗主要分為一代苗、二代苗、普通苗。其中一代苗由國內企業購買國外親蝦繁育所得;一代苗養大后,苗場挑選質優大蝦當作親蝦,繁育出的蝦苗為二代苗;而普通苗親本則可能由二代苗或者一代苗養大而成,甚至是某年一代苗的“N代子孫”。2010年,我國進口親蝦大約為10萬多對,中國親蝦對外依存度非常高。
SIS于1988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成立,主要生產銷售無特定病原體(SPF)的南美白對蝦親蝦。2006年,被正大集團下屬的印度尼西亞對蝦水產養殖公司收購。SIS并不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親蝦企業。美國夏威夷海洋研究所OI、科納灣、高健康等公司都比SIS早,不過由于上述公司產能不足、經營策略等原因,他們并沒有深耕中國市場。而SIS于2007年進入中國市場,當年憑借良好的質量和口碑“一戰成名”,隨后銷量迅速上升。據業內人士透露,去年SIS在中國的親蝦銷量大約為9萬對,占中國親蝦進口量的90%,可謂一枝獨大。
親蝦交易完全是賣方市場
湛江某對蝦種苗場總經理李文(化名)介紹,國外親蝦供應公司,目前只有SIS產能較大,一年可供應10多萬對親蝦。“國內苗場需求量大,其他供應公司遠遠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而且SIS親蝦在培育快大苗(長速快)上略有優勢,所以大家都一擁而上搶購SIS親蝦。”
“由于爭搶,SIS親蝦價格畸高。但沒有其他選擇,國內苗場只能硬著頭皮購買。”李文回憶,2007年,SIS親蝦與其他親蝦公司售價相差不大,都是20多美元/對,但近幾年連續大幅上漲,就在此次客戶答謝會上,SIS宣布,親蝦將會再次提價,從去年的80多美元/對漲至104美元/對。“說是答謝會,但會上卻提出要漲價,而且事先和客戶沒有任何溝通,想漲就漲,也沒有任何解釋。”
海南某對蝦種苗公司負責人程嶺(化名)認為,價格高、漲幅大還不算大問題,一對進口親蝦加上運費大約折合800元(人民幣)/對,可產蝦苗70多萬尾,銷售額約為8000元左右。投入與所得相比,還能接受。不過親蝦價格不斷升高,對苗場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按一個苗場一年進口3000對親蝦計算,苗場須支出30萬元,這還不包括運費,“幾千對親蝦運回來,運費就得好幾萬元人民幣。”程嶺說。
“SIS的售后服務并不好,尤其是去年。”程嶺說,SIS剛進入中國市場時,知名度和銷售量都不高。“那時如果買回的親蝦出現死亡或損傷,他們都會換,但這幾年基本不可能。”他介紹,去年國內不少苗場購回親蝦后,發現死亡率和損傷率較往年嚴重,親蝦大小均勻度也不理想,想與SIS溝通,但對方并不理會。
李文表示,親蝦交易現在完全是賣方市場,大把人排隊向SIS購買。“他(SIS)才不在乎你這個客戶。”
正大會否借助親蝦銷飼料?
參加此次酬賓會的苗場人員透露,SIS在會上宣布:2013年將在海南建立親蝦培育基地,同時還會針對長三角市場,在上海建立親蝦選育場,以適應華東華中市場需求。
據了解,目前SIS擁有3個親蝦培育生產基地,分別在美國邁阿密、夏威夷、新加坡,每個基地年產能可達12萬對親蝦,共計總產36萬對親蝦。有業內人士透露,在今年之前,SIS的三個基地由于基建及生產調試等原因,產能并沒有完全發揮,這也是為何前兩年SIS僅能供應10多萬對親蝦的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在國內建立親蝦供應基地后,加上原有生產基地,SIS的產能將大幅擴增,從滿足生產需求方面看,對國內苗場無疑是好事。以前國內苗場訂購SIS親蝦,須從國外打包、空運至香港中轉,再過海關運至苗場,時間長、費用高。
“SIS在中國市場走針對不同區域選育不同性狀的家系,其他公司可能要好幾年時間才能推出類似產品。”李文說,如果SIS屆時真能推出這系列親蝦,在時間、運輸、地理位置上占盡優勢,其在國內親蝦市場的份額還將進一步擴大。按照SIS目前年產36萬對親蝦的產能算,其銷售額將高達2億多人民幣。“親本的利潤很高,我估計他們的利潤相當于我們國內數十家苗場一年的利潤。別人吃肉,我們只能喝點湯渣。”
正大集團泰國公司分管飼料版塊。正大在中國的飼料正是通過“蝦苗捆綁飼料”的方式銷售,憑借“卜蜂”蝦苗快大優勢,曾一度攻城掠地,而且在賒銷成風的飼料行業,實現全現金交易,一度成為行業標桿。受病害及天氣影響,近兩年正大集團推廣的“卜蜂”牌蝦苗表現不盡人意,市場份額逐漸被其他公司侵蝕。
有業內人士猜測,種苗是正大集團的銷售優勢,正大集團會不會通過集團整合的方式,借助在產業鏈上游的優勢,謀求全產業鏈壟斷。如果正大將SIS與飼料版塊業務結合起來進攻中國飼料種苗市場,將對國內飼料、種苗行業造成巨大沖擊。憑借SIS在親蝦領域的絕對話語權,一旦SIS在國內建苗場生產蝦苗,并和飼料一起銷售,國內飼料種苗企業將毫無競爭優勢,因為親本資源全在對方手中,隨時可掐住這些企業的喉嚨。
國內并不缺乏研究生產親蝦的企業和科研單位,國家下撥科研經費也不比國外少。不過,目前國內并沒有研究推出市場認可度高的親蝦。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研發親蝦比國外晚,選育技術能力存在不足,但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在這個行業,肯踏踏實實、數十年如一日選育對蝦的人太少。“現在大家利字當頭,只想賺快錢。如果只鉆在一條蝦里,有可能一無所獲。”行業人士說,“有的人甚至從國外購買親蝦蝦苗,養大后稱自己選育出來的,以此報項目拿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