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皮尤環境組織(Pew Environment Group)委托非營利組織環境信托基金會(Ecotrust)提出過度捕撈對商業性漁業所造成之隱性成本(The Hidden Cost of Overfishing to Commercial Fishing)報告指出,由于過去數十年之過度捕撈,商業性漁民在2009年損失1億6,420萬美元,該年收益僅達潛在收益之25%。該報告探討長期過度捕撈所造成之沖擊,著重于魚群資源枯竭造成之收入損失,受到最嚴重沖擊的地區,分別為墨西哥灣、南大西洋及新英格蘭。
根據該報告,過度捕撈已造成20%美國重要商業海洋魚種資源之枯竭,包括真鱈、鰈魚、笛鯛及石斑等魚種。由于魚種資源量下降,新英格蘭商業型漁民損失1億4,900萬美元,墨西哥灣的商業型漁民損失1,230萬美元,南大西洋水域的商業型漁民則損失290萬美元。倘魚群資源位于更健康的水平,漁民的收益可增加16~32%。
造成收益減少的原因在于,從北卡羅萊納州至佛羅里達州的南大西洋水域,紅鯛(red snapper)、赤點石斑魚(red grouper)、雪花石斑魚(snowy grouper)、真鯛(red porgy)及條紋鋸鮨(black sea bass)等商業魚種資源量有限,而墨西哥灣水域之紅鯛、小鱗喙鱸(gag grouper)、圓斑擬鱗鲀(gray triggerfish)及紅魽(greater amberjack)等資源量亦下降,對佛羅里達州、亞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劉易斯安娜州及德州等州之商業型漁民造成負面影響。
Ecotrust調查的魚種族群量已數年,甚至數十年位于低水平,資源量低對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大概已持續多年,并可能持續損害商業性漁業。過度捕撈危害依賴海洋資源維生的人和沿岸小區,因為魚群資源量下降造成可利用的魚類減少,漁業管理者亦須削減漁撈水平,并采取其它困難的步驟以復育資源。但倘以可持續性的方式,以資源狀態健康的魚群為捕撈對象,則漁獲量及潛在銷售量將長期達到最大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