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國慶節期間,去金州新區大李家街道收購海參的客戶明顯多起來,價格也比往年高。一位姓王的海參養殖戶告訴記者,這多虧了“海水浮筏吊籠海參養殖新技術”,通過這種技術養殖的海參出皮率高、品質好,產量也增加了不少。記者從金州新區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這一海參養殖新技術通過實踐檢驗,填補了國內空白。
隨著區域用海規劃不斷調整,海參養殖規模逐年萎縮。針對這一現狀,金州新區海洋與漁業局組織廣大養殖業戶和科研人員,經過不斷探索試驗,開創了海水浮筏吊籠養殖海參新技術。
參與此項海參養殖新技術的研究員杜萌萌告訴記者,該技術的原理是利用養殖吊籠的滲透式多層結構,在每層吊籠中營造一個適合海參生長的小生態環境,通過籠內外海水交換,為海參生長提供豐富的餌料,并能保持水質清新,抑制病害發生,加快海參生長速度。另外,整個養殖過程在開放海域中進行,決定了無法使用藥物,保證了海參的質量安全。
目前,這一技術已得到養殖戶一致認可,將在全區推廣,以拓寬新區海珍品養殖業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