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10月16日采訪了解到,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 ,位于山東膠南市大場鎮的青島市生態工程化水產養殖示范基地近日被農業部評為“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國家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
“近年來,大場鎮把發展藍色經濟作為強鎮富民的重要舉措,高標準規劃建設青島市生態工程化水產養殖基地,推動海洋水產養殖業向海洋牧場轉變。”大場鎮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當地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用于養殖基地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基地共入駐養殖企業67家,建成工廠化養殖車間20萬平方米,主要從事大鯪鲆、牙鲆、海參、鮑魚等珍稀水產品的育苗、養殖和科研,年漁業總產值達到2億元。
“大鯪鲆魚和牙鲆是冷水名貴經濟魚類,具有生長快肉質鮮嫩、膠質豐富、口感好等特點,是做生魚片的上等材料,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經濟價值很高。也是重要的海水增養殖魚類之一。”該負責人介紹說,但苗種較貴,苗種繁育技術難度大,因此需要較高的養殖條件。據了解,目前牙鲆的市場價格達80元/斤,在養殖魚類中僅次于真鯛與石斑魚。
該水產養殖示范基地還積極推動養殖企業與省海洋經濟研究所、黃海水產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和技術攻關,先后有4個項目列入國家“863”科技攻關計劃 ,其中青島忠海水產公司科研所承擔的半滑舌鰨育苗等3個項目已獲成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