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河蟹養殖第一縣”――興化市的河蟹養殖面積達到74萬畝,預計產量將超過4.6萬噸、產值23億元以上。全市122萬農民來自以河蟹為主的純收入人均達到1600多元。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這個富民產業,興化市委市政府于10月21日舉辦中國•興化生態河蟹發展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漁業專家和“土專家”一起,就如何推進中國生態河蟹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創新河蟹產業美好未來進行了研討。
“縱觀我國河蟹養殖產業的形勢,可以概括為:‘熱度不減、價格堅挺、環境友好、模式眾多、三產發展、文化延伸’。我國河蟹養殖產業的迅猛發展,帶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鄙虾:Q蟠髮W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武以《我國河蟹養殖產業的問題與對策》為題,對我國河蟹養殖產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王成輝從中華絨螯蟹產業現狀簡述、當前中華絨螯蟹產業的主要技術需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的技術工作內容等方面對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的周剛研究員則從宏觀的角度對我國河蟹苗種發展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進行了講訴。
除了水產專家,來自全國各地的水產一線工作者也從實踐的角度對河蟹產業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馬鞍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高級工程師石小平就圍繞當地當涂地區的河蟹養殖模式,作了題為《河蟹生態養殖“當涂模式”介紹及發展探討》的報告。而上海福島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代表也結合自身實際,介紹了合作社在發展規模養殖中的作用。
與此同步,興化還舉行了“江蘇省興化現代漁業產業園區”揭牌暨科技研發中心大樓落成剪彩儀式,為此次論壇提供了鮮活樣本。根據漁業發展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比較優勢、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不同,按照“突出區域特色,促進產業集群,提高競爭優勢”原則,“江蘇省興化現代漁業產業園區”由江蘇興化大閘蟹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紅膏大閘蟹有限公司及有關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共同建設,位于興化市臨城及陳堡兩鎮區域,共涉及古莊、花沈、秦家、任家、三王、曹垛、曹黃、武澤、四林共9個行政村,建成面積11010畝,輻射帶動3萬畝。園區采取邊投入、邊生產,滾動開發,以生態高效養殖為主,加工為輔,集物流、種植、休閑、度假、娛樂、餐飲等為一體,將構建“四區、二中心”六大功能區,即:優質苗種繁培育區、河蟹主養區、多品種混養區、加工物流區、垂釣休閑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園區將建成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淮海工學院、泰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的科研、推廣、教學、實習基地。園區將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養殖、專業化生產、健康式理念、生態型養殖、全程化管理、品牌化戰略、創新式經營、組織化運作,促進興化漁業由傳統產業、特色產業向新的領域延伸和拓展。
剛剛落成的“中國螃蟹博物館”,以其獨特的新穎的設計受到與會者的青睞。整個博物館500多平米,17個章節,通過圖文對螃蟹的分類與生物特性、養殖與加工飲食、蟹文化、蟹產業等進行了介紹,妙趣橫生,引人入勝。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