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福建惠東地區冬棚蝦的養殖面積仍有增加,珠三角地區因部分南美白對蝦養殖戶轉養魚類,面積減少約10%。
文/圖 撰稿人林曉彬
福建、惠東養殖量仍有增加 據了解,每年的冬棚蝦,福建地區必定成為主要的養殖區域,受南美白對蝦價格的影響,且漳浦一帶養到20頭/斤左右再上市,收購價往往在35元/斤以上,養殖熱情依然不減,由于溫度相對廣東要低,放苗時間和搭棚時間也較早。2010年福建土塘養殖冬棚成功率約70%左右,高位池也有近50%的成功率。
據不完全統計,福建龍海市至少有2萬多畝土塘,漳浦約有5000多畝高位池。另外長樂、福清也是冬棚蝦的養殖區域,據了解,在長樂有養殖戶也用鰻池進行養殖。福州大福有限公司銷售經理何騰飛估計,今年福建的蓋棚面積可能增加近1萬畝。
因長樂、福清地區緯度較高,溫度相對于龍海、漳浦低2-3℃,所以放苗相對較早,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中旬放苗,龍海、漳浦則普遍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放苗。
養殖熱情高不只在福建,同樣,惠東地區的面積也有所增加,據惠東對蝦養殖資深人士馮庭玉介紹,今年惠東總體的冬棚面積約增加15%,冬棚面積大約有2000多畝,截至9月中旬已有三分之一蓋棚。“去年的冬棚養殖不是很理想,成功率不到50%,但是今年養殖戶在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得扎實一些,主要在于調水,增加溶氧方面。”馮庭玉表示,今年冬棚的風險還是比較大。
另外,廣西、粵西地區冬棚的面積較小,大約在1000畝左右,而海南因為氣溫較高,基本上不蓋薄膜,但是今年近期“納沙”、“尼格”兩個臺風對這這些地區的影響也比較大,湛江徐聞部分蝦塘被淹,海南文昌翁田鎮也損失不少。據了解,海南今年中造蝦在文昌接近5成空塘,晚造蝦將成為今年最后的籌碼。
珠三角冬棚蝦養殖面積減少10% 珠海恒興銷售經理柯妃航介紹,今年珠三角冬棚面積比去年大概減少10%左右,原因在于珠海部分養殖戶轉養了海鱸、黃鰭鯛等品種,中山部分地區被征用種植花木,其他如江門、東莞、番禺等養殖面積略有減少。
“今年珠海搭棚的面積有所減少”,專業從事搭棚工作的黎運積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其實我也想多養點魚,但是飼料公司不肯賒給我那么多料,畢竟養魚的周期長。”斗門的楊老板60多畝蝦塘,有近20畝轉養了海鱸,據不完全統計,去年珠海約有2萬畝養魚面積,今年大約增加了1萬畝。
據了解,海鱸目前的養殖成本7元/斤左右,1.2斤規格塘頭收購價9元/斤左右,養殖效益也比較可觀,風險小。而珠海的養殖品種相對其他地方多,養殖戶選擇的范圍比較廣。而受到養殖戶轉養魚類品種的影響,魚塘塘租也越炒越高,平均塘租7000元/畝,甚至有些高達10000元/畝以上。
筆者在與部分業者交流的過程中感覺到,多品種養殖對養殖戶未必是件壞事,集中養蝦有時候反而會大起大落,中山恒輝蝦苗場總經理陳恒輝也建議一些實力中等的養殖戶,如果資金方面、技術方面比較薄弱,可以保存實力,冬天對蝦塘做修整,來年再戰。
這一做法在浙江人身上踐行的最為明顯,江門臺山的養殖戶大部分為浙江人,他們基本上不養殖冬棚蝦,“他們春節都會回家過年,賺錢的‘衣錦還鄉’,虧錢的貸款借錢,從頭再來。”海大飼料某業務員告訴筆者。
搭棚成本再創新高 近兩年來,搭建冬棚的材料一升再升,“今年是上漲最厲害的一年,一個工人一天可以收入200元”。這些天忙著搭棚的黎運積經理告訴筆者,像他這樣專業的搭棚隊伍,目前在珠三角一畝的承包價是500元。他介紹說,蓋棚薄膜現在15000元一噸,比去年上漲了1000元;鋼絲11000元一噸,較去年增加了1000元,木材上漲不大,目前50元/條。
“珠海約有4萬畝冬棚蝦塘,中山約有3萬畝,截至10月中旬已有70%的養殖戶開始著手搭棚,5%已經完全蓋好。”他介紹,今年較去年搭棚時間找早,養殖戶擔心冷空氣早來。“目前基本上先拉上鋼絲,11月再根據溫度蓋上薄膜。”
而從福建、惠東等地的情況來看,材料價格都有不同程度地上漲,福建龍海一帶工人費用漲至350元/畝,惠東的工人費用也上漲60%左右。而在選擇材料上,黎運積告訴筆者,養殖戶一般會選擇往年的用過品牌。
何騰飛則認為,最關鍵的是薄膜,要選擇表面不易凝結水滴的材料,因為水滴容易反射太陽光,削弱保溫效果。
放苗提前高峰期蝦苗供應有所緩解 受南美白對蝦價格高企的刺激,今年珠三角很多養殖戶提早出蝦,且受病害的影響,出蝦規格較小,以60頭/斤左右規格較多。中山阜沙經銷飼料漁藥的謝權忠介紹,抓蝦抓得早,養殖戶放苗也提前,9月初就已經有養殖戶放苗,主要是為了搏春節的價格,但是多數養殖戶會集中在10月份中旬到11月份進行投苗,希望能在春節后至清明前上市,“今年‘春節蝦’的價格成了蝦農期待的黃金上市期”。
對于今年的冬棚苗市場,筆者從粵海、東方等蝦苗公司了解到,從9月中旬就已經開始供應冬棚苗。9月底筆者來到中山恒輝蝦苗場時,工人正在維修鍋爐,為冬季育苗做好準備。
廈門新榮騰水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劍榮告訴筆者,今年冬棚苗預計供應5億尾左右,高峰期蝦苗供應不會像去年那么緊張;湛江粵海水產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良軍也表示,冬棚苗基本按照訂單生產,今年基本與去年一樣保持在2-3億尾;湛江東海島東方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立清表示,今年的供應量也不會有大的增長,大約在1-2億尾。另據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立志介紹,粵西地區少數養殖冬棚蝦的養殖戶放養以二代苗為主,一代苗的量也不會太大,基本上每年的蝦苗供應高峰還是在早造蝦和中造蝦。
總體而言,今年的種苗市場依然以二代苗為主。“冬棚一般都是抓大留小且二代苗抵抗力比一代苗強”。柯妃航認為二代苗更適合珠三角的冬棚養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