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周圍有同行把正在養成的海參大苗賣給了南方人,養殖戶老隋“總覺得有點不對勁”。
進入10月中下旬,大連各大海域和參圈都迎來了采捕的高峰。與此同時,大連的不少參圈,尤其是一些即將因區域改造而動遷的參圈,則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來自福建一帶的南方海參養殖者。伺機收購個頭大些的海參苗,是他們此行的主要目的。
人們不知道的是,在這些風塵仆仆遠道而來的養參人背后,一個海參產業的雛形已經開始在福建、廣西等地形成。
A:兩成參苗流向南方養殖市場
幾天前,老隋在位于瓦房店的參圈里接待了一批福建來客。此前,聽說當地的部分參圈可能面臨動遷,附近的不少海參養殖戶正在盤算著下一步參圈的去向。發生在海參養殖圈內的這小小騷動,竟引來了幾位福建海參養殖者。“他們希望我能把大些的參苗賣給他們。”老隋自己沒賣,但聽說附近有幾家海參養殖戶賣出了幾十萬元的苗。
這不是一個個案。記者從我市多家海參養殖戶處了解到,今年10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有為數不少的南方海參養殖戶來連購苗,主要是以福建地區為主,每斤8~15個頭的海參開出的價格是100元左右。“這些人主要是購買海參苗去福建養殖,”多年從事海參育苗及養殖的大連人許心武向記者介紹,一般來說,海參的規格至少要達到每斤3~4個頭才可以采捕,而這種規格的參苗,在大連地區生長,這個采捕季根本達不到采捕規格。但如果進入南方溫度較高的海域養殖,最快在今年春節就可以上市,而稍小些的,明年五一左右也可以上市。業內人士估計,今年我市兩成多的參苗流向南方,主要是福建海參養殖市場。
B:利潤可觀 3~7個月價格翻倍
福建人對北方海珍品的養殖奇跡始自大連鮑魚,并復制到了海參產業。一位福建海參養殖戶向記者介紹,每年11月,北方比較寒冷,海參進入冬眠狀態,基本上不長了。“而海參最佳生長水溫在15~18℃,而轉移到南方生產速度很快。”但同時,他也表示,超過20度海參就進入休眠,不會生長,因此根本不能在南方度夏,為此,他盡量在北方采購大苗,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每斤8~15個頭的參苗,到南方養殖幾個月就可以銷售,可以比在北方縮短一半以上的時間。
南方養參人在北方收購參苗,按照今年每斤100元左右的價格計算,每斤8頭的海參,每頭價格約在12.5元,而這樣的大參苗進入福建這樣的高溫海域養殖,春節前后就可以達到每斤3~4頭的采捕規格,一頭海參價格可以達到25元~30元左右。短短3個月,價格就可以翻倍。而規格稍小的海參養殖期最長會在7個月左右,屆時價格會翻幾倍,利潤相當可觀。而如果這種規格的海參在大連海域,至少要經過一年時間才可以采捕。
從2009年開始,陸續來連采苗,增速也成倍增長。多位大連海參養殖戶向記者表示,對于比較穩定的參圈來說,基本不會有人愿意將大參苗賣出。但也有人急于將大額投資變現,會以不錯的價格出手一些參苗。如果南方需求繼續增長,也不排除未來大連本地會有投資者專門為此提供養殖服務。
C:南參銷售 依靠大連市場回購
大連東澤海產總經理韓春萍向記者表示:“在南方快速生長的海參,品相和品質都無法與大連海參相比。”韓春萍告訴記者,大連生產的遼刺參之所以聲名遠播,就是因為其在獨特的低溫海域生長,雖然速度慢,但營養豐富。
近兩三年以來,福建、廣東、廣西、浙江等南方海域,“北參南養”面積在不斷擴大,海參的銷路,除了自建酒店銷售,就是大連市場的回購。
早在2007年,大連海參就成為我國首例海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按照規定,只有在大連行政規劃區域內生產的海參,才能被叫做“大連海參”。如果南方海參通過大連市場以“大連海參”的旗號賣向全國,將對大連海參多年經營出的口碑形成不利影響。為此,大連海參商會和幾家大品牌都在極力推進行業自律,希望大連海參利用產地優勢形成優質優價。然而面對不斷形成規模的南方海參的低價優勢,大連海參產業的確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大連海參最值錢的還是海域資源
無論是養殖戶遠走河北鎩羽而歸,還是大連參苗南下,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近年來隨著海岸線周邊一些大型項目的開發,海參養殖面積的增長空間已經越來越小。
今年海參采捕季剛剛開始,長海縣海域的海參出水價已經達到每斤180元,個別海域的海參價格已經突破200元,這個價格,比去年同期還要高出20元左右。業內人士誰都知道大連海參今年豐收,但誰都阻擋不了優質海域的海參價格上漲。說白了,大連海參最值錢的,還是獨特的海域資源優勢。外地海參養殖的大兵壓境,并不見得會傷及大連海參的市場,關鍵要做的,還是保護好可以不斷取錢的“海底銀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