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
浙江象山石浦水產碼頭,每天有許多漁船滿載而歸。漁船靠岸后,穿防水服的搬運工就要忙碌起來,將一筐筐海鮮從船上搬上岸。有個細心的船主發現,幾個臨時雇來的搬運工,做搬運工是假,靠著一身防水服“偽裝”偷魚是真。
近日,王某、林某因突然變臃腫的身材引起船主懷疑被發現行竊,一伙8人先后歸案,被象山檢察院以盜竊罪提起公訴。
前段時間,一艘剛捕魚回來的漁船,停靠在石浦一水產碼頭上卸魚,船主忙著和商販談價格,安排搬運工從船上把魚卸到碼頭上、再裝車。因魚多搬運工顯得非常忙碌。陸陸續續,船艙里的魚都被卸到了碼頭上,臨時找來卸魚的8個小工也一個個上岸準備離開。就在這時,船主孫某發現其中兩人有些怪異:“我看著覺得不對勁,之前身材都還蠻勻稱的,怎么一轉眼的工夫,他們看上去就這么胖了呢,又不是變戲法!”
孫某馬上追了上去,還好,人沒走太遠,他追上其中一個,抓住他的時候,剛好抓到他衣服,就發現里面鼓鼓囊囊的塞滿了魚,都是很大的黃魚,防水服一解開,20多條黃魚掉了出來。可惜,另外一個跑掉了。
被抓住的是王某,和逃掉的林某等人是一伙的,都來自重慶,到象山打工多年,經常結伴到碼頭,幫靠岸漁船搬魚等打些零工賺錢。
事后,王某交代,平時,他們靠在碼頭上打零工賺錢。開漁節后,出海捕魚歸來的漁船靠岸多了,一些船主經常叫他們去搬海鮮。他們了解到,有些海鮮的價格非常貴,一次偷幾條魚賣賣,可以賣上數十元甚至上百元。如果他們幾個人一起偷魚的話,一是不容易被人發現,另外,還可以多弄點錢,沒想過是否犯法。
原來,這已經不是王某等人第一次偷竊了。他們有分工:一個人負責聯系打工的漁船,兩個人負責從船艙里偷魚,一個人負責將偷來的魚賣掉,其余幾人則正常工作進行掩護。對于事后的獲利也提前約定:具體實施的4人先平分其中的30%,剩下的70%,8人再平分。
王某說,他們知道野生大黃魚價格很貴,所以,就想多裝點,雨衣、雨鞋里都裝了,到時候能多賣點錢,再說有望風,以前也沒被抓到過,所以膽子就大了。沒想到這次身上藏太多了,就被發現了。被當場抓住的王某,身上藏了10多公斤的黃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