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11月8日開幕的中國-東盟漁業文化周水產品展館,以往出遠海才捕得到的金鯧魚、三刀魚、石斑魚等珍貴深海魚,在水池里悠然地游來游去。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深海魚來自防城港、北海的深海抗風浪網箱。
據介紹,從廣西省防城港市江山鄉珍珠港乘漁船離岸10多分鐘,便可以看到海面上漂浮著一大片黃色塑料管制成的圓形“圍欄”,這就是深海抗風浪網箱。這些圓形網箱每個直徑13米,網兜入水深度6~10米。水產技術人員說:“即使是10級風浪,網箱浮在海面都沒有問題,魚不死,網不破。”目前,廣西擁有大小不等的深水網箱約150口,年產量2000多噸,主要分布在北海市鐵山港區和防城港市白龍珍珠港海域。
據了解,一個入水8米深的網箱,圈圍著1000立方米的海水,可供10噸魚群游弋生長;養殖魚群通常占1/10水體空間,平均每立方米水體容納10公斤魚,產值數百元之多。這樣一口網箱,產量相當于25畝陸地池塘,產出的魚每公斤批發價比近海網箱養殖的同類魚高出3元。
如果經營得好,一口這樣的大網箱年產深海魚30噸,年產值可達百萬元,平均每立方米水體可實現千元產值——而這口網箱的造價僅7萬元左右,加上魚苗、飼料、人工等投入,成本大約只占產值一半而已。
漁業專家介紹,深海網箱養殖海域大都20多米深,遠離岸線,受污染小,深水交換及自凈條件好,用餌少,魚病少,產量高。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發布的資料表明,近海網箱養殖成活率50%~60%,而深海網箱養殖成活率高達90%以上,單位產量相當于近海網箱4-10倍。
自治區漁業部門人士表示,在海洋漁業資源日趨枯竭,禁漁期延長,廣西淺海、港灣和灘涂開發趨于飽和的形勢下, “深海抗風浪網箱養殖”開創了廣西漁業發展的新方式,標志著廣西漁業已從淺海開發向深海利用拓展。
自治區水產畜牧部門負責人表示,廣西沿海岸線曲折,水質全國最優;5米等深線以外海域基本未開發利用,按3%開發系數計算,沿海20米等深線以內適合發展深水網箱面積就有38萬畝,以現有技術水平可設置深水網箱6萬口,可望成為500億元以上的大產業,前景極其廣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