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10月份的初步統計分析,今年廣西全區人均占有水產品可望達到60公斤,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3以上。
此前,今年前三季度的數字顯示,全區水產品產量超過200萬噸,水產品產值突破200億元,形成
"雙超雙百
"的好格局。
廣西海岸線總長1595公里,大小島嶼624個 、島岸線長354.46公里,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魚類500多種 、蝦類20多種,是我國的高生物量海區之一。廣西內陸大江小河縱橫交錯,湖泊水庫星羅棋布,淡水生物種類繁多,僅魚類就有290余種。
廣西水生動物中,30多種被列為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4種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20多種。娃娃魚(大鯢 )、佛耳麗蚌是廣西特有的珍稀水生物。金秀瑤族自治縣經多年摸索,人工馴養繁殖娃娃魚初具規模,現有娃娃魚養 殖場5個,占地38.畝,其中養殖池7500.平方米(約合11.2畝水面),存池后備親本 、商品魚3.5萬尾,仔魚4.8萬多尾,總數8.3萬多尾,相當于全國野生娃娃魚總量約4倍。
近年來,廣西依托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大力發展生態 、健康養殖,加快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2010年,全區水產品總量275萬噸,在全國排名第8位,其中水產養殖總產量197萬噸;海水珍珠養殖面積位居全國之首,對蝦和羅非魚產量分別排全國第2位和第3位。全區人均占有水產品53.4公斤, 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公斤。
與此同時,廣西漁業在良種化 、標準化 、規模化水平方面不斷得到提高,產業結構 、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廣西漁業總產值排全國第10位,進入全國漁業大省(區)行列。
"十一五
"期間,廣西羅非魚 、對蝦 、四大家魚 、近江牡蠣 、文蛤 、龜鱉 、珍珠 、海淡水名貴魚類 、禾花鯉 、亞冷水性魚類漁業等十大特色產業發展迅猛,其產值占漁業產值58.8%.2010年,全區漁民人均收入達到1.27萬元,大大高于全區農民人均收入水平。
11月8日,2011中國-東盟漁業文化周暨廣西漁牧名特優產品展示交易會在南寧隆重舉辦,異彩紛呈的系列活動將全面展現廣西漁業及畜牧業的特色和風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