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漁業協會錦鯉會副會長梁康民昨日(11月11日)在首屆中國(江門)錦鯉博覽會的論壇上對錦鯉養殖技術、管理和評審標準給予了諸多分析。
對于養殖技術,梁康民認為,錦鯉雖然不會說話,但它的表現會讓你知道你有沒有養好它,因此需要從觀察中學會和錦鯉“溝通”,比如魚糧合適與否一般都要三個月才可反映出來,所以在嚴格選擇魚糧后,要耐心使用和觀察錦鯉的反應,對于品牌的選擇不要三心二意,要恰當配合才能養出好錦鯉。
對于評審標準,梁康民稱,日本兩大錦鯉協會——全日本振興會和全日本愛鱗會,發展至今已逾半世紀,評審標準讓行業內信服,兩會評審錦鯉的基本標準為:體型占百分之五十,顏色質量占百分之三十,花紋占百分之二十。對錦鯉的色彩、主骨、胡子斷失、花紋等細節評分有所不同。在荷蘭,錦鯉評審的差異在于評審獎項分配,他們對評比相對輕松,關注錦鯉各方面的綜合因素,個頭小的錦鯉在比賽中相對吃虧。在英國,錦鯉評審則注重質量,對色彩和花紋要求相對簡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