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地處珠江水系黔、郁、潯三江交匯地帶,江河水生生物資源豐富,擁有珠江流域最大的魚類繁殖場――桂平東塔繁殖場,當地“潯江魚”魚肉鮮美嫩滑,與合浦珍珠、容縣沙田柚齊名,被稱為“廣西三寶”。為了保護母親河漁業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增加魚類品種和群體數量,該市從1990年起,通過多渠道籌措資金,實施江河魚類“生態化”增殖,每年定期在郁江白沙渡口、黔江大藤峽旅游碼頭等水域,投放適合當地及周邊河段生長的各類魚苗,并設立禁漁區和實施禁漁期,確保江河增殖放流取得良好效果。
筆者在采訪中欣喜地獲悉,該市持續20多年向江河投放各類魚苗,充實了江河漁業資源,維護了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轄區漁業充滿生機活力,生態環境得以迅速恢復并進入良性循環,淡水資源水質也大為改善,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的目標。據統計,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該市江河魚類年捕撈量270噸左右;實行增殖放流后,當地江河魚類產量逐年增多,近年年均捕撈量達4300噸以上,是20年前的16倍多,年總產值達1億多元。近年來,當地江河垂釣愛好者收獲頗豐,借水為生的2000多戶漁民日子越過越紅火,相當一部分人已在沿江岸邊建起樓房。
據跟蹤調查,該市增殖放流的各種魚苗,除按習性主要在投放點幾十公里范圍的水域繁衍生息外,還惠及上下游一二百公里范圍的江河,周邊縣(市)群眾也分享到了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實惠。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