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菊花黃,蘆花白。段永焱愛在自己的蟹塘邊看“風景”,欣賞那些青背白肚的螃蟹從水草中慢悠悠地爬出來,年年秋天都一樣,不一樣的是他今年的心情,陣陣秋風吹過,讓他感覺到了一種特別的寒意。今年他養殖的螃蟹喜獲豐收,但螃蟹價格卻如氣溫一樣一路下跌。“往年這時候,4兩公蟹的批發價賣到100元1斤,而今年的行情只有40元,虧血本了。”段永焱說,即使這樣的低價格也少人問津。
現狀:今年的行情陡然變了
在武進寨橋靈臺西太湖邊,記者看到一塊塊蟹塘星羅棋布,只只野鴨不時從水面驚起,而波平浪靜的水下潛伏著500多萬斤螃蟹。這里是常州最大的螃蟹養殖基地,共有5萬畝水塘。
段永焱是常州市永豐水產專業合作社的總經理。他說,往年這時候,是合作社最忙的季節,自己的運輸車都來不及跑路,200多人沒有歇的,“4兩以上的蟹特別俏,沒有熟人根本買不到,一般要提前一天訂貨,訂晚了,搶都搶不到。”
但今年的行情陡然變了,而且一下變得讓他自己都捉摸不透。在今年八九月份,他就有一種預感,認為今年的螃蟹要“攔腰一刀”,下跌一半,但現在的價格比他預估的還要嚴重得多,而且說跌就跌,短短幾天時間,價格就跌掉了一半還多。就在前幾天,他的朋友楊老板再也屏不住了,以40元1斤的低價賣了4萬斤蟹,總共虧損80多萬元。“現在價格和往年沒法比了,跌得太厲害。”
而今年的蟹個頭特大,段永焱抓起兩只罕見的大閘蟹,是今年合作社的蟹王和蟹后,稱了下,蟹王重1斤,47厘米寬,蟹背就有11厘米;而蟹后重7.2兩。
分析:為啥今年的蟹賣不出好價錢?
段永焱分析了三個原因:一是今年常武地區的蟹產量大大增加,產量高了,而消費量沒有增加,導致批發價一路下跌,于是一些蟹農惜售,都想捂著等個好價錢,誰料越捂價越低。估計目前我市還有1000多萬斤的螃蟹還在塘里沒有上市;二是受今年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和商家總體效益不好,也影響到螃蟹的銷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今年出口的螃蟹大幅度下降。
段永焱目前能做的,就是低價賣掉自己的蟹,能賣多少就多少,以盡量減少損失。對于目前螃蟹價格的低谷,段永焱表示,現在確實是個買螃蟹的好時機,因為價格非常實惠。10月份買1斤的錢,現在可以買2斤多了。而在這個階段,也是螃蟹質量最高的時候,口感也最好。如果市民需要的話,可以與合作社聯系,電話:86266817。
走勢:今年的價格還沒掉到底
“最近螃蟹是難賣,主要是大蟹太多,難以走量。”昨天,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螃蟹區經營戶荊錫良告訴記者,11月份以來,螃蟹價格一直是下降趨勢,相對而言,公蟹價格下降較少,母蟹價格降得較多,特別是3兩以上的母蟹。隨著旺季的逐漸過去,螃蟹價格已經沒有上升空間,特別是母蟹,“還要掉價。”
今年,螃蟹養殖區都是豐產,且大規格螃蟹多,造成市場上大蟹多,想買小螃蟹反而不那么容易。雖然經營戶采取了賣小蟹搭配著大蟹一起賣的方式,無奈市場上大蟹太多,難以走量。再加上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銷量有所減少。荊錫良介紹,整個11月份,原本應該是螃蟹的銷售旺季,但是,行情卻不算好。3.5兩左右的公蟹,批發價平均降了5-8元/斤;3兩以上的母蟹降價更為厲害,下跌幅度約40元/斤,昨天,3兩的母蟹,湖蟹批發價85元/斤,稻田養殖蟹批發價65元/斤。
面對記者的采訪,另一個經營戶吳建勇也不由感嘆行情的下滑,“已經下降了半個多月了。”吳預計,接下來公蟹價格想要上漲是不太可能了,但也不會掉得太多,不過,由于11月份已經不是吃母蟹的最好時節,母蟹肯定還要掉價,“3兩的母蟹,批發價可能會掉到50元以下。”
因為價格不理想,有蟹農曾想過囤到春節期間,指望能賣個好價錢,但是,在今年這種量多、規格大的情況下,經營戶認為,囤蟹的風險相當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