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3日,中國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聯合廣東省海洋大學在海南博鰲舉行南海漁業資源與開發研討會。中國農業部、外交部、國家海洋局、南海三省(區)漁業主管部門的官員,與廣東海洋大學、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40多名專家學者,就南海漁業資源保護與開發技術理論進行研討。
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局長吳壯稱,近年來,南海北部近海資源持續衰退,但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外海漁業新資源尚未有效利用。與近海區域密密麻麻的漁船相比,廣闊的外海作業區域卻僅有極少數漁船到達。如西中南沙群島超過140萬平方公里的傳統漁場,當前的常年性生產漁船就不到1000艘。科研部門的研究成果顯示,南海陸架區以外的廣闊海域分布有相當數量的大洋性頭足類和金槍魚資源,極具開發潛力。
吳壯表示,要在養護南海北部近海資源的同時,加快推進南海中部、南海南部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實行戰略性的產業升級和產能轉移。計劃于適當時機在南沙建設漁用碼頭、漁船補給基地和避風港、漁船導航燈標、南沙漁業安全通信指揮管理系統等,形成集生產指揮、科研試驗、補給加工、商業旅游為一體的漁業綜合基地,為漁民保駕護航。
多位與會專家表示,希望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大力度扶持南海漁業科研和對落后捕撈能力的整合與技術升級改造,引導漁船漁民向外海發展,破解南海漁業發展難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