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因勢利導,在網箱養殖、休閑漁業和無公害養殖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具有任城特色的漁業發展之路。
濟寧市任城區臨城靠礦,采煤塌陷地治理后形成了十分廣闊的水域。該區因勢利導,在網箱養殖、休閑漁業和無公害養殖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具有任城特色的漁業發展之路。今年前3季度,全區水產養殖面積發展到4.25萬畝,水產品產量達1.68萬噸,漁業產值達2.45億元,與往年相比又有新的突破,保障了城鄉水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促進了養殖戶持續穩定增收。
科學開發宜漁資源,拓寬漁業發展道路。在石橋、接莊等鎮(街道)采煤塌陷地水域發展網箱養魚的基礎上,任城區相繼開發利用采煤塌陷地水域1.6萬畝,使昔日的塌陷地變成了聚寶盆。近年來,全區累計發展網箱養魚兩萬箱,在沿湖重點鎮(街道)、村建設規模養殖基地68處,培植了各具特色的養殖大戶和主導水產品,形成辛閘的烏鱧,辛店的花鰱、青蝦,長溝、接莊的泥鰍等優勢主導產品和養殖基地。發揮區位和資源 優勢,在采煤塌陷地水域重點發展集養殖、垂釣、餐飲于一體的休閑漁業和生態都市農業。同時,不斷加大休閑漁業基地配套設施建設,規范管理,提檔升級,打造任城休閑漁業品牌。目前石橋香樟園已申報了省級休閑漁業示范點。
抓好水產健康養殖,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按照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管理的要求,在石橋采煤塌陷區水域建設了省級規模化健康養殖示范區一處,標準池塘12個,養殖面積2000畝。對示范區的苗種來源、生產環境、產品質量、魚用藥物等環節,加大監管力度,實施科學健康養殖。對全區各重點養殖基地進行統一管理,實施了“五項制度、兩項登記”管理辦法,建立了漁業生產管理檔案和飼料、魚藥使用登記賬目,使用了產品標識袋,做到了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切實做到水產品質量從源頭上抓起,問題產品可追溯。
實施科技興漁,提高養殖戶的專業水平。加強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戶的專業水平 ,每年都舉辦多期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參加培訓的人員近千人次。實施科技入戶工程,組織科技人員現場 指導,把漁業技術送到池塘邊,傳授給養殖戶。堅持魚病測報制度,及時掌握魚病發生動態,反饋魚病防治信息,今年以來,該區共開展魚病咨詢服務達2000余人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