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廚師烹飪活魚我們看過很多,但把它納入高校期末考試的不多見。日前,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品加工實驗課,首次將烹飪香酥烤魚作為該課程期末考試項目之一,其成品的色澤、形態、口感都是考查內容,成績占期末考試總成績的30%。
在當日的課堂上,華農水產養殖專業大三學生紛紛化身“大廚”,將活魚摁上砧板,去鱗、油炸、調味……女生劉茜初次掌勺,每一步都做得小心翼翼。她先用吸水紙吸干魚身上的水,再小心翼翼將它扔進油鍋,她的同伴也沒閑著,用報紙擋住“大廚”的臉,以免劉茜“破相”。這還不算完,做好的魚類食品經過烘干、冷卻、真空包裝等一系列操作,才算給出“答卷”。最后,老師張秀杰一一品嘗學生的作品,根據成品的色、香、味、營養價值給出相應的分數。
實驗課為何考做菜?對此,張秀杰老師解釋說,水產品加工實驗課主要內容包括水產品的加工、烹飪、保鮮的生產模式,而今年該課程引入的新型考評辦法,更加注重實用性。張秀杰表示:做魚這樣的小事情看似簡單、實則不易,需要充分的理論知識作引導。從水產品加工到廢棄物綜合利用、保鮮,小小的魚蝦其實“很難折騰”。她說,今年學院專門撥款采購新鮮水產品,日后將嘗試從學校的水產養殖基地“自給自足”。就地取材就地烹調,考試形式也將更加多樣化。
而學生袁利娟也認同張秀杰老師的說法,“這種考試方法很靈活、人性化,更有利于培養綜合能力,而死記硬背反倒‘沒啥意思’。”華農水產院教授謝從新說,水產品加工實驗課應盡量采用靈活多變的實驗方式,滿足思維日益開放的大學生群體的需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