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廣西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編制的《柳州市水域灘涂養殖規劃(2011-2020年)》目前已通過評審,該規劃將作為未來10年柳州市發展漁業資源、保障市民吃魚的指南。
據悉,2010年柳州市水產養殖總產量達5.17萬噸,總產值5.18億元,養殖水面8069公頃。養殖品種趨于多樣化,由原來的鰱魚、草魚、羅非魚等10多個品種,增加了雜交鱧、大口鯰、黃顙魚、光倒刺鲃、倒刺鲃、斑點叉尾鮰、大鯢等新品種,養殖品種接近50個。
未來幾年,柳州市將建設成超大型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者的膳食結構從溫飽型向多樣性營養型轉變,規劃漁業發展也應有所考慮。規劃到2015年,全市水域養殖總面積10048公頃,比2010年增長24.5%,總產量達到6.2萬噸;至2020年,全市水域養殖總面積12192公頃,比2015年增長21.3%,總產量達到7.9萬噸。
根據柳州市水域分布特點,分成三個養殖帶:市郊養殖帶、南三縣養殖帶和北三縣養殖帶。其中,市郊養殖帶包括四個城區,是目前全市最重要的池塘養殖區域,重點發展以羅非魚、斑點叉尾鮰、龜鱉等為主的優勢水產品。同時,規劃發展越冬大棚標準化養殖,進行熱帶、亞熱帶水產品種(如羅非魚、淡水白鯧)冬季大棚養殖,發展反季節水產養殖業。
南三縣養殖帶規劃,將以柳江縣、鹿寨縣作為羅非魚、龜鱉產業帶重點發展,建設羅非魚原料魚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規劃建設柳江縣地下溫泉水羅非魚、淡水白鯧越冬養殖基地,并有序發展龜鱉特色漁業和休閑漁業;柳城縣以楊梅村為基礎,進一步建設成為該縣的水產苗種生產基地;規劃在柳江上游大埔電站庫區以上發展江河網箱養殖區,主要養殖斑點叉尾鮰、黃顙、光倒刺鲃、倒刺鲃等優質水產品種。
北三縣養殖帶包含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等三縣,發展大水面增養殖、網箱養殖和庫汊圍欄養殖,將養殖柳江名貴魚類作為開發建設的重點。規劃在浮石電站、古頂電站、麻石電站及規劃設計中的洋溪水利樞紐工程等庫區,建立大水面增養殖和網箱養殖基地,養殖鰱魚、鳙魚等濾食性魚類,引進移植太湖新銀魚等出口水產品種,有序發展網箱養殖名貴魚類。規劃建設好融水縣和三江縣的稻田養殖基地,發展禾花鯉、草魚、鯰魚和蝦蟹類養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