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作為一個坐擁108公里優質海岸線的沿海城市,山東萊州市在海洋漁業產業方面存在一定的優勢,而作為被省海洋與漁業廳確定為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漁業產業的項目縣,該市在海洋漁業產業發展方面又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引進和改造,萊州市在海洋漁業產業的發展有目共睹,通過學習借鑒、探索創新、積極推進,海洋漁業產業已經發展成為該市的一個特色產業,漁業養殖戶達1500多個。
技術引領漁業發展
從露天到立體到封閉 整齊的養殖大棚,先進的水循環系統,用鋼筋水泥制成的兩層養殖池,當記者走進萊州市朱旺村養殖區時,即被眼前的連片養殖棚所吸引。據了解,朱旺港現有350多個養殖戶,養殖了大量海產品,每年人們食用的大菱鲆、海參等很多都出自這里。
“多年前我們這里都是露天養殖,隨著漁業產業化進程加快,養殖方法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露天到立體,再到封閉養殖,技術創新讓漁業養殖變得更加低碳環保。現在海產品都住上了‘新樓房’!”朱旺村總支副書記楊景洲告訴記者,最早的露天養殖,海水只能使用一次便排放掉,而立體養殖,可以使用兩到三次,封閉養殖則基本實現了水循環養殖,節水節電效益大大提高。
在養殖戶楊云波家中,記者見到了海產品“居住”的“新樓房”。這個“養殖樓”是在原來養殖池的基礎上,又往上加蓋了一層,上面的池子里養殖魚類,下面的一層則養殖海參、大蝦等。“建這樣一個雙層養殖池本來是想將海水分多次使用,節省水電,但建成后發現不但節省了水電,還增加了養殖面積。一個養殖棚可以當兩個棚使用,收益也翻番了。”
作為最早參加養殖的一批漁民,楊云波告訴記者,最開始參加養殖的都是一些散戶,誰也沒想到,新技術的改進和漁業產業的形成,讓萊州漁業養殖美名在外,也讓養殖戶的收益翻了好幾倍。
示范帶動產業進步
建立現代漁業示范園 一個產業的發展壯大,勢必會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帶來推動作用。而推進現代漁業項目發展,則成為該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2011年,萊州市啟動現代漁業示范園建設,通過示范帶動作用,引導養殖戶科學發展。
“在我市作為被省海洋與漁業廳確定為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漁業產業項目縣后,我們迅速組織召開了項目土建工程的招投標,爭取早日實現現代漁業示范園項目的開工建設,避免冰雪天氣對項目施工帶來的影響。”萊州市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2012年萊州現代漁業示范園項目將投入資金2205萬元,改擴建工廠化養殖車間面積45450平方米。項目達產后能滿足市場對高端水產品的需求,也為該市工廠化養殖提供了示范和樣板,帶動全市工廠化養殖逐步走上高產、高效、節能、環保之路。同時,有利于節能減排,促進環保和循環經濟的發展,引導全市設施漁業步入低碳運行階段。
“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建成2萬5千平方米,現在正在建設二期工程全封閉式車間,未來將養殖半滑舌鰨、多寶魚、海參等海產品。全封閉式車間,養殖密度大,單位產出高,養殖效益大大提高,節水節電效益達80%以上。”在朱旺村現代漁業示范園建設現場,楊景洲指著面前的示范園基地說道,現代漁業示范園項目建成后,萊州的首個工廠化養殖將從這里開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