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在溫泉鎮腹地,一組總建筑面積近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群拔地而起。這里就是國內唯一的清色醬油“浦源魚釀醬油”的研發生產基地———山東威海三源水產有限公司,一個完全依靠自主研發,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摘掉水產品加工“作坊”帽子,擁有水產調味品生產行業話語權的“科技型企業”。
精深加工在市場站穩腳跟 “以前,三源水產只是一個做冷凍水產品的企業,沒有任何技術含量。”談起企業的發展,公司董事長曲文學毫不避諱“作坊式”的企業歷史。他說,正是有了這段歷史,才讓他意識到,走出粗放型加工的限制,擁有核心技術、擁有有別于他人產品的重要性。
面對現實,轉型迫在眉睫。三源水產針對主要出口國韓國,將改革的方向定在了相對簡單的鹽漬水產品上。隨后,對魷魚、海腸、巴蛸等海產品進行鹽漬加工。然而他們發現,鹽漬產品也僅是提供原料的一個過程,企業要想占領市場,必須向鹽漬產品的下游產業鏈延伸。經過考察,他們決定,以海鮮醬、魷魚醬等產品為代表的即食鹽漬調味水產品作為三源水產的主打產品。
產品一經面世,備受歡迎。2003年7月,海鮮醬出口精深加工車間建成投產;2003年11月,海鮮醬開始批量出口國際市場,年加工能力達到了2000噸。
三源水產一舉躋身于海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行列。
自主研發在危機中求生存 海鮮醬生產成功后,三源水產又將目標轉向了水產調味品的研發上。經過摸索,三源水產以野生海魚為原料,制作出了體態透明、鮮味厚重的純正魚露。憑借獨特的產品優勢,三源水產的魚露發展風生水起。2008年6月,浦源魚露的發酵能力達到1.8萬噸,位居全國首位。
然而,受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影響,三源水產大批產品積壓。曲文學說,環境逼著他們必須進行自主研發,創立自己的品牌。
于是三源水產在全國范圍內廣招人才,享有盛譽的調味專家、教授相繼加盟三源水產。專家們在三源水產攻克了魚露的降鹽、脫腥、去苦等技術難關,同時成功研發了填補國內空白的魚釀醬油。“浦源魚釀”先后通過了HACCP和ISO9001兩大質量體系認證,“浦源”系列產品也先后被評為“中國消費者放心暢銷品牌”。
如今,三源水產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魚露和魚釀醬油生產企業,并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魚釀產品研發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