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鹵蟲又稱鹽水豐年蟲,我國民間也稱鹽蟲子或豐年蝦,是一種小型低等甲殼動物。它產下的休眠卵卵粒細小,每克25-30萬粒,呈金黃色。鹵蟲富含蛋白質、脂肪、生物生長素和多種活性物質。其中,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分別高達60%和20%,是海水魚蝦的天然餌料,也是海水養殖育苗和觀賞魚類不可代替的最優質飼料之一,被形象地稱為“水黃金”,僅國內市場,每年就有2000萬噸的需求量。
鹵蟲主要分布在高鹽(鹽度大于70.0‰)水域。
山東無棣縣作為全國著名的四大海鹽生產基地之一,目前鹽田面積達530萬公畝,鹵蟲資源十分豐富。“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培育了當地又一大特色產業——鹵蟲養殖和加工業。近年來,通過培育優良鹵蟲品種、發展規模化養殖和產業化精加工等舉措,鹵蟲養殖逐漸成長為無棣縣當地一大“黃金產業”。如今我縣平均每年加工精制鹵蟲卵達1000噸,可實現年產值2.5億元。
廉價小蟲卵竟成“金蛋蛋” 無棣縣采捕利用鹵蟲卵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主要由該縣高井、馬山子、傅山子、傅臺子一帶村民在農閑時節到附近鹽田進行零散捕撈,再由縣外貿部門收購后出口日本等國,但價格低廉,數量極少,每公斤不到2元。隨著海水養殖業的普遍興起發展,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鹵蟲卵的經濟價值迅速提高,鹵蟲卵市場日益膨脹,每公斤價格迅速飆升至200余元,并開始出口到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產品供不應求。無棣沿海漁民紛紛采集捕撈,形成一股全家老幼齊上陣、“鹽土里淘金”的熱潮。一時間無棣沿海客商云集,頓時熱鬧了起來。采捕鹵蟲也隨之成為當地漁民一項不小的副業收入,并迅速涌現出了一些專業購銷大戶。其中,傅山子村更是成為全國最大的鹵蟲卵收購加工的集散地,鹵蟲卵年成交量達1000噸。
“一水多用”突破增殖瓶頸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蓬勃發展,單純依靠鹽田自然生長產出的鹵蟲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僅水產育苗業每年就需鹵蟲卵7000余噸,其中最大的消費國是中國和泰國,占了全世界消耗量的2/3,鹵蟲卵產品已逐漸成為國際、國內市場高價值稀缺商品。是否可以通過“養鹵蟲”的方式實現人工增殖呢?無棣縣在這方面開展了積極和卓有成效的探索。
1985年,無棣埕口鹽場進行小規模鹵蟲養殖試驗,并取得初步成功。1988年國家水產總局在無棣進行鹵蟲養殖試驗,試驗面積10畝,當年成體產量達到110.5kg/畝,卵2.65kg/畝,實現畝利潤337.5元,進一步積累了成功經驗。1990年,無棣縣第二海水養殖公司試養鹵蟲2000畝,收獲鹵蟲50噸。1992年7月,無棣縣鹽場承擔了國家科委下達的星火項目——鹵蟲高鹽水域工廠化放牧與加工。該項目養殖鹵蟲1.2萬畝,收獲鹵蟲387.76噸,干鹵蟲卵5.56噸,實現產值18.55萬元。2000年,魯北鹽場鹵蟲養殖進行施肥增殖和投餌增殖。當年縣鹽區養殖鹵蟲面積65萬公畝,各養殖場累計生產鹵蟲卵200噸(粗卵);成品鹵蟲卵出口價每噸60~80萬元,收入達1800多萬元。逐步探索出了從良種繁育到人工增養擴繁的一系列日臻成熟的生產技術。目前,無棣縣已基本形成了“魚蝦—海參—鹵蟲—制鹽—鹽化工”的海水“一次提水、梯度利用”的“一水多用”生態用水模式。原來的養殖“廢水”恰好是鹵蟲生長繁育的“天堂”,既實現了海水養殖廢水“零排放”又大大增加了養殖綜合效益,促使我縣鹵蟲養殖規模迅速膨脹。2010年,全縣鹵蟲養殖面積達到18萬畝,年產鹵蟲卵11000噸。
“你有我優”對接大市場 質量和信譽在市場經濟中是產業發展的生命線,保證質量才可以使自身得到健康發展。近幾年來由于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對鹵蟲這一優質餌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并且由于養殖品種的變化,對鹵蟲的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國際、國內市場上的鹵蟲卵產品都是利用鹽湖或鹽田的原始種群,普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鹽湖卵孵化出的無節幼體EPA含量低,可致使魚蝦育苗成活率降低,同時單位重量卵孵出的幼蟲重量低,卵在孵化時抗熱性差;而鹽田卵雖然品質較好,但孵化時的同步性差,并且產量極低、畝均收卵量平均僅為1.5公斤。
針對這種情況,無棣縣確立了“你有我優”“以質取勝”的戰略舉措,并于2002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個鹵蟲養殖協會——無棣環渤海鹵蟲卵協會,與黃海水產研究所、遼寧師范大學建立技術開發合作關系,積極開展鹵蟲良種的篩選和選育工作。2005年我縣培育出了優質的“渤海灣鹽田鹵蟲”。該品種具有生長快、產卵率高、卵徑小、在孵化時抗熱性能好、初孵幼體含EPA高、單位重量卵孵出的濕幼蟲重、孵化快、同步性好等特點。經過權威部門鑒定,與國內外眾多品系鹵蟲卵相比,無棣所產鹵蟲卵各項化驗指標均優于其他品種,具有多方面明顯的優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和信譽贏得了更廣闊的國內外市場。目前,全世界已報道的鹵蟲產地有500多處,鹵蟲卵產品主要來自中國、美國、伊朗和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的不同地理品系,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生產鹵蟲卵的大國之一。
“大龍頭引領”帶動產業化 山東省濱州港友發水產有限公司是無棣縣鹵蟲養殖加工的“領軍企業”。自2007年開始從事鹵蟲養殖與鹵蟲卵加工及出口貿易,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逐漸形成了“魚蝦-鹵蟲-鹽化”的海水梯次利用經濟模式,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鹵蟲卵良種繁育和鹵產卵精加工,其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處國際領先地位。現建有1處鹵蟲卵加工廠、2處鹽場(無棣沙頭鹽場、豐源鹽場),鹽田面積達15萬畝,年加工鹵蟲卵300噸、年產銷鹵蟲卵150余噸,成為全國最大的集鹵蟲增養殖、鹵蟲卵采捕、冷藏、激活加工、商貿一體的科技外向型企業,被認定為““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一枝獨秀不是春”。2008年6月,以友發水產有限公司為發起單位,聯合無棣沿海105名農民成員而成立了無棣縣渤海鹵蟲卵專業合作社。隨后,又聯合我縣數家加工規模大、擁有產業核心技術、國內外商貿往來多、市場信譽高的骨干企業建立了“中華環渤海鹵蟲商會”網上平臺,進行網絡宣傳和銷售商務活動。從收購、加工、銷售到技術、市場信息為成員提供“一條龍”服務,進一步促進了全縣鹵蟲養殖加工產業化發展。同時,輻射帶動了山東、河北、天津、遼寧沿渤海三省一市及內蒙、新疆、青海、西藏等內陸鹽湖區的鹵蟲養殖加工業,發揮了巨大大帶動示范作用。
目前,無棣“友發”、“港棣”等品牌的鹵蟲卵制品已在國內外市場上打響了名頭,產品遠銷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十幾個國家,每年出口達200噸,創匯900萬美元以上,鹵蟲養殖加工逐漸成為無棣縣海水養殖的“黃金產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