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上海市郊區養殖白對蝦最多的金山區漕涇鎮搶在氣溫聚降之前,隨著鎮內逸佳水產專業養殖合作社40畝第二茬又蹦又跳南美白對蝦收網脫水,宣告該鎮5900多畝白對蝦捕撈結束。
漕涇鎮科協、農技中心和水產技術研究協會通過總結“土專家”養殖實踐經驗,發現引進的南美白對蝦投放后的生長期100天左右,而第一茬蝦苗4月份投放后到7月下旬即可捕撈,捕撈結束后通常到下一年春天放水養蝦,這中間荒廢了有效放養期3-4個月。對此他們引導養殖戶利用7月份后的有效放養期,推行放養兩茬蝦苗,在先行一步的6位“土專家”帶教下,全鎮有250多戶養殖戶捕完第一茬成蝦后,經過整塘后于8月上旬放養了約近2200畝的第二茬蝦苗。
據統計,今年漕涇鎮推行放養兩茬蝦苗喜獲大面積豐收。目前巳投放市場成品蝦530萬多斤,畝產值12700多元,600多個養殖戶平均收人超過12萬元,總產量及畝產量和戶均收入均增加4-5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