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山東臨沂市高度重視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落實五項措施,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一是設立了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經市政府批準,市漁業局增設了市場與質量監管科,配備專職工作人員2名,具體負責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質檢體系建設工作。在此基礎上,建設了一處300平米的市級水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購置了100多萬元的液相色譜儀、酶標儀、藥殘快速檢測儀等儀器設備,強化了水產品質檢手段。
二是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工作。建立了水產品抽樣檢測制度,定期對水產苗種、成魚和市場商品魚、漁用飼料、漁用藥物隨機抽檢,今年已抽檢鯉魚、鯽魚、黑魚、鰱魚、鳙魚等樣品90多個,重點檢測孔雀石綠、氯霉素、喹乙醇等藥殘。經檢測沒有發現藥殘超標現象。
三是加強水產品銷售市場監管。建立了基地準出、市場準入和產品追溯制度。生產方需提供產品認證或產品檢驗(檢疫)證明,進貨方設立了進出貨臺賬,確保每批產品能夠追溯到原產地。同時建立了水產品批發市場巡查監管制度。每個月對水產品批發市場例行巡查1-2次;在節假日來臨前對水產品批發市場、各大超市的上柜水產品進行重點抽查,強化了銷售市場監管。
四是開展養殖環節用藥技術指導。市、縣漁業部門都成立了用藥安全技術指導小組,對轄區內的養殖企業、養殖戶進行用藥技術指導和監管,杜絕了在養殖生產過程中使用禁用藥品的行為;同時,開展了一系列健康養殖技術培訓和科學用藥宣傳活動,提高了養殖群眾質量安全意識,確保了養殖源頭質量安全。
五是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今年全市新增部、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2處,累計創建部、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31處,面積21.1萬畝。各健康養殖示范場都開展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顯著提升了全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