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
2011年,我省遭受了歷史罕見的春夏連旱和旱澇急轉的極端自然災害,但水產品總產量達222.8萬噸,同比增長3.5%;漁業經濟總產值突破600億元;自營出口額首次突破2億美元,達2.3億美元。
農業部特聘水產市場分析專家華杰告訴記者,從市場零售、批發及塘邊起水價格等三大價格采集情況來看,2011年,我省水產品價格整體上漲,僅有少數品種與上年相比下跌。就全年的漲幅情況來看,9月份似乎是一個分水嶺,9月份之前,三大價格每月環比一直持續上漲;9月份之后,則出現了價格持續回落的現象。
據介紹,2011年,受國際鰻苗資源供應緊張和日本國地震災害的影響,國際上鰻魚產量大幅減產,導致鰻魚價格持續走高,刺激了我國鰻魚及其加工產品的出口,從而也推動了包括我省在內的國內活鰻價格的持續上漲。此外,2011年泥鰍、黃鱔等水產品市場價格也不斷攀升,消費需求增加,助推了價格上漲。據調查,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市場對泥鰍、黃鱔、貝類等小水產品的需求逐月增長,有的市場消費量上漲了50%以上。
漲多跌少專家細說個中緣由
在監測的21個品種中,只有養殖蛙類和鯰魚跌幅較大,養殖蛙類跌10.32%、本地鯰魚跌0.22%。主要原因是省外的產品大量涌入所致。去年,海南的養殖蛙類輸入量一直成倍增長,從而導致批發價格大幅下跌。而其他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水產專家解釋,從2010年冬季至2011年上半年,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大規模的旱災,鄱陽湖、洞庭湖、洪湖等幾大淡水湖水域面積大幅縮減,對淡水養殖業造成了嚴重沖擊。特別是我省,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從重旱到重澇的極端轉變。災害使淡水產品存塘量較低,加之伏季東海、黃渤海休漁使得市場對淡水魚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導致淡水魚價格的上漲。其次,漁業生產成本上升也是主因。塘租、水、電、工人工資,以及苗種、漁用生產資料、飼料等價格的提高,帶動了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提高了魚價。
此外,受日本大地震及日本向太平洋中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水的影響,引發了我國居民對海產品受到核污染的擔憂,加之全國“瘦肉精”案件影響,使消費者認為淡水魚更為安全,從而使我省淡水商品魚價格不同程度地上漲。
農副產品特別是豬肉、雞蛋和蔬菜價格的大幅上漲,間接拉升水產品市場價格。2011年全年,農副產品價格走勢總體向上。豬肉、雞蛋和蔬菜價格等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消費者為尋求蛋白質來源替代品,自然就會轉向價格比較低的水產品,從而刺激了水產品消費需求。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