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資源的“束縛”我國農業發展先天不足,主要表現在資源總量擴張和個體整合的雙重制約。資源總量擴張難是國內可擴展農業資源有限和國際擴展農業資源的經驗不足造成的。個體整合難是由于資源流轉困難和經營權分散。
資源的“反束縛”我國農業發展需后天發力,資源總量的擴展可以通過分散資源的個體聚合和存量資源的效率提升來達到。2011年的嘉漢林業(TRE.TO)和超大現代(00682.HK)的財務風波表明,迎合資本市場的急速聚合存在隱患。而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單位資源利用效率的方式將是未來首選,國家近期出臺的農業十二五規劃也深刻體現該點。
價格的“周期”當“豬堅強”成為網絡流行語時,就應認識到價格“周期”日益成為中國農業者的長恨歌,中國農產品價格波動開始明顯化。本輪豬周期是貨幣現象在脆弱的中國生豬產能下的釋放。
價格的“反周期”雖然2011年畜牧行業高度景氣,2012年隨畜禽價格回落,相關上市公司有業績風險。但不能以偏概全,由于整個農業板塊各子行業的價格形成機制不同,畜牧行業占比較小,總體的形勢依然樂觀。就畜牧行業產業鏈分析,其下游因以量補價,需求端穩定,不致有較大影響。
2012年我們的投資策略圍繞兩條主線展開:
斬斷“豬周期”尾巴建議布局在1)弱周期,畜禽產業鏈下游,需求穩定的白羽肉雞養殖行業;2)逆周期,與畜牧業周期相對立,受益于畜禽存欄量提升的飼料和大豆壓榨業;3)強上升周期,與畜牧業周期無關聯,景氣趨勢明朗,受益于消費升級和資源壟斷的海水養殖業。
提升資源單位效率:建議布局在1)育種業,植物育種和動物育種地位處于整個農業體系的頂端,是變革最迅速的一個子行業;2)節水灌溉,滴灌技術提升水資源和耕地資源利用效率;3)海水工廠化,三文魚養殖等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海水資源和土地資源。
重點關注的公司:隆平高科、圣農發展、大禹節水、東方海洋、東凌糧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