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東珠三角地區,據粗略統計,目前對蝦種苗市場容量約為500億尾蝦苗。這對任何一家種苗企業來說,都是一塊無比香噴誘人的美味肥肉。搶占珠三角,成為了許多對蝦苗場的重要戰略目標。
2011年,珠三角地區迎來了大苗場集體大進軍,而大苗場的主銷產品是一代苗。受當地的養殖戶養殖習慣影響,珠三角地區多年來都是二代苗與普通苗的天下,一代苗的市場份額遠不能與之相爭。
2011年各大苗場扛著一代苗的大旗大舉進軍珠三角,這與2010年珠三角地區對蝦養殖高成功率有關。2010年上半年,對粵西地區的養殖戶,尤其是投放了一代苗的養殖戶而言,是一個養殖致富夢破碎之年,當年不明蝦病席卷粵西,尤其投放一代苗的蝦塘,死亡排塘率高達七八成,有的地方甚至是全軍覆沒。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0年珠三角地區上半年對蝦養殖成功率卻高達7—8成,而江門臺山地區的養殖成功率更是高達9成。二代苗、普通苗長速慢。規格不齊整,而在這次珠三角對蝦成功浪潮中,一代苗長速快、規格齊整的優勢得以體現,加上較高的養殖成功率,一代苗漸漸走進珠三角養殖戶的視野。由于蝦價高利潤好,養戶也不再在乎一代苗昂貴的價格,投放一代苗的比例有所升高。這一變化讓大苗場聽到了進軍珠三角的號角。
趁著這個良好的開頭,大苗場加大了一代苗的銷售和宣傳力度。2010年大苗場前往珠三角,采用租借、兼并、新建的方式,建立了不少分苗場。據不完全統計,僅粵西、福建等地的幾家大苗場(不到10家)2010年約新設立了20多家分苗場或者合作場。
大苗場加快珠三角地區的銷售布局,目的很明顯,粵西等傳統一代苗銷售區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一代苗的市場覆蓋率也較高,市場上升空間有限。越早在珠三角站穩腳跟,原本處于“他鄉”的大苗場越能在珠三角這片土地上打下一代苗的市場。
在2010年嘗到甜頭的大苗場,2011年廣招人馬,正想再接再厲在2011年好好擴大影響,誰也不曾料到,迎接他們的卻是一場噩夢。2011年,珠三角地區的對蝦養殖,與2010年粵西地區一樣,陷入一場無名的蝦病恐慌中,超過8成的蝦塘發病死亡排塘。其中,投放一代苗的蝦塘發病排塘率最高。接連的投苗失敗與一代蝦苗昂貴的價格極不相稱,連遭打擊的養戶又開始懷疑一代苗究竟能否在珠三角投苗?一代苗與養戶度過了2010年短暫的“蜜月”期后,一下子被打入冷宮。而抗病能力強的二代苗廣受養戶歡迎,一代苗則被狠狠壓制在期陰影下。
眾多主銷一代苗的苗場2011年在珠三角的銷售中碰了一鼻子灰,那2012年呢?還會繼續在珠三角建分場大力推銷嗎?有業內人士指出,明年大苗場是否會大力推廣一代苗,得看明年第一造對蝦的養殖情況。“頭造蝦大家都是希望能盡快出蝦趕好價,所以養戶還有可能賭一把,投放有長速優勢的一代苗。如果成功,一代苗在珠三角的市場可能會好轉,失敗的話,一代苗基本全年沒戲,因為中造蝦和晚造蝦天氣變化大,養戶更愿意投放抗病能力強的二代苗。”他說,大苗場明年是否繼續大舉進軍珠三角的戰果就在頭造蝦揭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