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11年11月,《冰城海參市場亂象叢生》和《揭開美容院免費騙局》系列報道相繼刊發。記者從養殖、加工、銷售等方面詳實調查了哈市海參市場的亂象。在本報的推動下,一場“打擊美容強制消費”行動在哈市展開,最終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800萬元。本報報道得到了省政協委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CT磁共振科教授李曉陵的關注。在今年的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李曉陵委員遞交了“依法打擊糖干海參”和“打擊美容強制消費”的提案,建議盡快建立國家標準,依法打擊“糖干”海參,同時建議工商、衛生等職能部門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徹底解決美容行業亂象。
提案1
“依法打擊糖干海參” 盡快建立海參行業組織,制訂加工標準,做到有法可依;同時加強對海參行業的質量監管,打擊無證小作坊,從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嚴格監督,嚴厲處罰。
現狀:魚龍混雜參差不齊 干海參價格大幅上漲,部分干海參每斤漲價1000元;部分商店銷售衛生部明確禁止的“糖干”海參,“糖干”海參冒充淡干海參的現象比較普遍;一些劣質海參加鹽、加糖、加膠導致添加物超過自重四、五倍,“一斤海參半斤鹽”已成為普遍現象;為保鮮,一些商家使用火堿、福爾馬林等化學藥劑,對人體健康產生極大危害;當前市場上的海參液、海參膠囊等深加工產品是新開發產品,但國內還沒有出臺其產品質量和行業標準。
建議:出臺海參行業國家標準 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哈市海參行業的質量監管,從生產源頭上打擊無證小作坊,并從海參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嚴格監督,嚴厲處罰,整頓海參市場亂象;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海參行業的國家標準,規范海參生產加工行規和市場競爭秩序,使打擊“糖干”海參有法可依;盡快建立海參行業組織,制訂一個較為全面、質量要求較高的加工標準,讓所有加工者有法可依;政府應規范加工企業,凡從事海參加工的企業或個人必須有正規生產手續,建立起可追溯的流通體系,從海參出產到銷售形成全過程監督,對于餐飲業中消費的海參尤其要加大監管力度。
提案2
“打擊美容強制消費” 哈市工商、衛生等職能部門應重點治理經濟繁華地區內的生活美容機構,定期檢查美容用品的真偽,提升美容行業準入門檻。
現狀:哈市八成美容院超范圍經營
哈市部分美容院通過非法美容廣告欺騙消費者,采用強制或誘導的方式將消費者拉入美容院美容,導致消費者陷入美容陷阱;許多不具備醫療資質的生活美容機構開展創傷性、侵入性的醫療美容服務,讓消費者美容沒有保障;哈市80%的美容院存在超范圍經營現象,還有部分美容院藏匿在寫字樓或居民小區內,沒有辦理營業執照,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很難維權。
建議:嚴查無資質美容機構
哈市工商、衛生等職能部門應重點對未取得《醫療美容機構執業許可證》卻從事醫療美容項目的、非衛生技術人員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租賃大型醫院為場地而不具備醫療資質的美容機構進行依法查處,取締或綜合治理;對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擅自發布醫療美容整形廣告的行為,嚴厲打擊處罰;重點治理哈市經濟繁華地區內的生活美容機構;定期檢查美容用品的真偽,建立美容服務量化分級管理機構,按美容機構所具備的資質等級設定服務項目,開展美容院規范審查,提升美容行業準入門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