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積極推進傳統產業增量提質。養殖業,著力提升風險應對能力。針對冰凍、強熱帶風暴“米雷”、“梅花”等自然災害造成海上養殖業巨大損失的實際,采取了增加育苗量、增加外采苗種量等應對措施,創出了大災之年不減收的好成績。全年共培育海參大苗8億頭、鮑魚苗1.2億粒、膽苗2000萬粒、扇貝苗2億粒、牙鲆及大菱鲆苗4000萬尾;新增參、鮑等名優品種4.5億頭(粒);新增池塘海參(保苗)網箱400多個,網箱總數達到1200個,有力推進了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全市養殖產量達到63.2萬噸,實現收入92.1億元,分別增長2%和9.3%。捕撈業,全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抓好近海捕撈生產同時,全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經過積極運作、努力爭取,全市投資5.4億元增上了專業遠洋漁船19艘,外派遠洋作業漁船達450艘(包括朝鮮東海岸作業漁船),先后實施了西南大西洋魷魚釣、中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金槍魚延繩釣、朝鮮東海岸拖網等作業項目8個,完成遠洋捕撈產量8.3萬噸、產值12.7億元。一系列工作的推進,保證了捕撈業的平穩發展。全年完成捕撈產量48.9萬噸,實現收入37.3億元。加工業,立足擴大規模提升效益。全市總投資23億元新上水產加工重點項目18個,各個項目進展順利,永進倉儲、嘉美海洋食品城等項目已完工,為加工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年水產品加工業收入達到220億元,成為漁業經濟的“中流砥柱”。
二是積極推進新興產業科學高效。首先,加大增養殖業發展力度。全市共放流省管品種中國對蝦9500萬尾、梭子蟹600萬只、日本對蝦3000萬尾,底播魁蚶近2億粒,放流地方品種放流牙鲆100萬尾、黑鯛50萬尾,是增殖放流規模最大的一年。其次,加大冷鏈物流發展力度。充分發揮榮成的區位、交通等優勢,大力發展冷鏈物流,鑫發水產物流中心等項目正穩健推進。全年以冷鏈物流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收入達到99.2億元,比上年增長9.7%。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