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山東文登市興和水產有限公司,有370多名來自新疆的務工人員沒有回家,龍年春節,這些異鄉人是怎么度過的呢?
春節期間,文登興和食品有限公司的院內比平時冷清了許多,本地職工基本都回家了。維族小伙阿迪力·努爾買買提和妻子茹仙古麗每天都和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正常上班。春節,在他們的民族習俗里并不是最重要的節日,因此,他們選擇加班,以獲得更多的工資。
剛剛過去的2011年,對26歲的阿迪力來講是難忘的一年。他用多年打工賺來的錢為父母在老家蓋起了新房,同時還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妻子茹仙古麗是他來山東后認識的。同在異地他鄉,兩個年輕人很快相知、相愛,并于去年12月登記結婚。和阿迪力一樣,在這個車間里工作的都是來自新疆喀什地區的務工人員,年齡都在二三十歲上下。他們的工作就是把這些曬干的魚進行深加工,勞動強度并不大,每天能賺到100多元錢。
阿迪力忙著干活,他的好朋友艾海提·吐魯甫也沒有閑著。作為公司的大廚,他負責每天為新疆籍工人采購食品、蔬菜,打理好生活飲食。五年的山東生活,使他已經能夠用帶有膠東口味的普通話和菜老板討價還價。
艾海提告訴記者,在這里,他們可以自己打馕,公司也定期為他們送來各種禽肉產品,飲食習慣不成問題。
從天山腳下到黃海之濱,從世界上離海最遠的地方到最近的位置,這群年輕人跨越的不僅僅是6000多公里的空間距離,更有語言、思維、習俗等方面的文化差異。他們正以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一點點改變著自己和家鄉的面貌,并實現著心中那追求美好的愿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