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介紹說,一種疫苗的從研發到推廣使用,需要經過嚴格的論證。需要科研人員手把手地指導使用,協助解決相關的問題,告訴漁民如何在用了疫苗以后還要注意什么問題。用一個個的示范區帶動大家一起干等等,但是目前急功近利現象特別明顯。“在實驗室里做了一兩次試驗就草草宣布成功,還要申請專利,評獎、爭院士評職稱。其實離實際應用還差十萬八千里,還有很多具體問題沒有解決。坐在上面不下去看看漁民多么辛苦,反而指手劃腳罵養殖戶沒有素質,怪他們疫苗使用方法不對。”在江看來,糾正類似的研發風氣,和提高水產疫苗的研發技術同樣重要。
此外,江認為,對于疫苗本身也應該有一個新的認識。“我并不認同疫苗免疫已經成為水產病害防治的共識的說法。”江表示,疫苗并不能解決大多數水產病害的問題,僅僅只是魚病防控的手段之一。“現在之所以魚病這么厲害,難道就是因為沒有疫苗的原因?如果是這樣,半個世紀前,魚病好像沒有這樣多啊。”江育林承認,疫苗是個好東西,但是否要用疫苗,用什么疫苗是學術問題,不是行政問題。他同時強調,不是任何病,即便是病毒病,都可以用疫苗來預防的。這是科學,不是拍腦袋。“不能通過行政手段來促進,就和六七十年代強行推廣雙季稻一樣,并沒有達到高產的目的是同樣的道理。”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漁藥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