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很多羅非魚苗企業來說,應該是“一年之計在于冬”,在趕早生產的大形勢下,這個冬天定下開春的計劃,安排好生產顯得相當重要。從目前看,開春以后羅非魚苗的行情難以看清,總體存塘魚很少,但是價格過于低迷,一好一壞,對總體行情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值得仔細斟酌。
升價還是降價?
對于各品牌種苗企業來說,定價是很關鍵的因素,歸根結底就是企業對市場的評估和預測結果。
關于2012年開春的苗價,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對市場表示謹慎態度。海南昌盛魚鱉種苗場董事長周經明認為,由于2011年底的魚價太低,而且持續時間長,2012年的情況很不樂觀,“我判斷不會比2011年好”。南寧遠東農牧漁發展公司總經理陳煌奇也表示,開春以后的形勢不樂觀,“羅非魚行業的弊病大家都知道了,現在養魚也是微利,價格低迷對投苗積極性的打擊很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般來說,碰到市場不佳的時候,品牌苗企會采取穩住價格的策略,或者小幅下調。其中主要是出于對品牌的考慮,寧可收縮利潤,也要保證一定的質量。還有就是對市場的考慮,價格如果明顯下調,想再升回來就相當難。
惠州某羅非魚種苗場負責人預計,今年中期以后的市場會很差,他甚至表示,如果屆時銷售不理想,不排除會采取降價、贈送的方法。但茂名一羅非魚苗場的老板說,由于各項成本明顯上升,今年將會提價。
升價還是降價?終歸還是利益先行。可以看到的是,去年的嚴重病害也蔓延到了苗企。秋苗難產,造成很多苗企在下半年成本上升、利潤降低。據記者了解,大部分苗企都對開春的市場寄托了不小的希望,有的企業干脆直接省卻了去年的秋苗,把產能和資源全部投入越冬苗。為了確保2012年5月以前的早苗供應,目前不少苗場都投入了一定成本,從這方面看,有苗企的早苗和越冬苗出現提價現象就很正常了。
仔細分析,升價和降價兩種考慮,其實都來源于苗企對2012年“前期不擔心,中期以后堪憂”的分析。表示提價的茂名苗企老板甚至說,越冬苗和早苗完全不擔心,做到中期后,很有可能分開親魚,直接休息。
但在記者采訪中,大多數苗企都謹慎表示,現在還難以確定開春的價格,要根據客戶預定的數量和接下來的天氣來定。
這個冬天不夠冷?
對于靠天吃飯的羅非魚種苗業來說,天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不少老板的心中,這個冬天還有著更多牽連。
“現在各種小苗場太泛濫了,如果這個冬天更冷一些,他們會有損失,開春的市場會相對好做一點。”廣東某省級羅非魚苗企業負責人提出,很多正規的大、中型苗場的保溫設置是很到位的,但這些需要投入不少的資源,如果天氣暖和,早春各種廉價魚苗一涌而出,高成本的品牌苗壓力會很大。
除此外,氣候變化還有另外的作用。廣州一羅非魚苗商說,2012年的羅非魚苗行情,和魚價的走勢有直接聯系,如果這個冬天能夠再冷一些,導致一部分商品魚損失,價格回升的希望更大。“2011年初魚價那么高,就是由于2010年的病害嚴重,大量死魚造成的。”
一直以來,有一點因素相當困擾廣東的苗企。在早春的投苗旺季,由于天氣多變而造成生產不穩定,到了5月以后的生產旺季,市場需求又變得疲軟。想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增加親魚數量的方法不現實,由于對今年5月以后市場的普遍看淡,如果大量投入親魚,屆時很有可能產出的苗難賣出去,徒增大量成本。從目前的經營模式看,比較可行的途徑有兩個:提高親本的交配能力和小苗的標粗成活率。
要做到以上兩點,需要穩定的水溫環境,所以苗企必須舍得投入建設。最典型的代表可謂海南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該企業去年投入了近1千萬元進行設備建造,就是為了實現全部人工可控的種苗生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