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目前,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作為國內最早養殖海水珍珠的地區之一,海南的養珠業近年來急劇萎縮,珍珠傳統的銷售模式也面臨著嚴峻挑戰。
海南省珠寶首飾協會有關負責人稱,主要原因就是養珠風險大,周期長,不少珠農轉而養殖對蝦、魚苗等周期短收益大的項目。最典型的是海南陵水新村港,那里曾經以養珠出名,但現在幾乎沒有人養殖了。
實際上,珍珠價格的下跌才是真正的原因。據了解,2005年中國產珠量達到1500噸,占世界總產量的95%,但產值卻僅占8%。近10年來,中國珍珠的出口量增長了20倍,平均價格卻下跌了九成多。結果就是珠賤傷農,再加上缺少技術創新和市場規范,中國珍珠淪落為低檔珠的代名詞,海南的珍珠自然也不例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馮飛博士認為,珍珠加工作為一個高增值的環節,在產業集群的發展中非常關鍵。隨著肽學研究浪潮涌動,珍珠養殖有望破解產業低端困局。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鍵相連的化合物。這個陌生的名字,正逐漸被市場所認識和接受。
據介紹,珍珠里的主要營養成分就是珍珠蛋白,但能夠實現人體高滲透率、高吸收率和高利用率的蛋白類產品,只有寡肽。北京中生奧普寡肽技術研究所于近期成功提取出具有納米活性的寡肽膠原,并成功地實現了寡肽膠原在化妝品、保健品等領域的實踐和突破。
中生奧普有關負責人對珍珠加工工藝有了自己的見解,“寡肽提取技術同樣可以作用于珍珠,珍珠寡肽作為傳統珍珠產品的升級形態,有助于實現產品品質提升,這可以完全解決海南珍珠產品低端的問題。”該負責人透露,海南是重點市場,“我們有信心為海南珍珠加工產業提供優質技術服務,把工廠建到海南去。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