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了進一步加強南、北方的科技交流和合作,為海南本地增加新的大型海藻養殖品種,2012年2月12日,海南省水產研究所科技人員在李向民所長的帶領下與中國海洋大學藻類專家劉濤博士開展密切合作,著手在臨高后水灣深水網箱養殖基地進行大型海藻——海帶新品種的吊養試驗。
海帶是一種在低溫海水中生長的大型海生褐藻植物,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大型經濟藻類養殖品種,不僅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因其含有大量的碘和褐藻酸,還被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和化工領域,享有“長壽菜”、“海上之蔬”和“含碘冠軍”的美譽。海帶養殖在為產地帶來直接經濟收益的同時,也起到了平衡海洋生態、凈化海洋環境的功效,從而能夠帶來顯著的間接效益。目前,我國海帶養殖面積超過2萬公頃,產量超過80萬噸,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本次試驗充分考慮了深水網箱養殖區的環境條件,根據養殖品種的特性,選擇于我省的低溫季節進行,利用網箱等設施進行“繩掛”式吊養,養殖品種選擇中國海洋大學選育的海帶耐高溫優良品種。通過開展初步的養殖試驗,探索深水網箱養殖海帶的生長情況,結合深水網箱養殖環境,進行大型海藻養殖碳匯產業的初步研究,為今后海帶引種南方開展大規模養殖以及大型海藻對海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