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云亮打開水泵,海水就進了養殖池。 前段時間的低溫天氣,使沿海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結冰現象,為降低低溫天氣給沿海養殖造成的影響,山東膠南市部分沿海養殖區通過多種方式為海產品“供暖”。近日,隨著氣溫回升,膠南市沿海地區的海水養殖已經“解凍 ”,水產養殖戶開始抓住有利時機,盡快恢復生產。 沿海結冰海參不怕冷了 膠南市濱海街道東山張村是一個漁村,大部分村民都以漁業養殖為生。張云亮是當地村民,以養殖海參為主業,他告訴記者,海參最怕越冬,而且今年沿海地區有不同程度結冰現象,東山張村也不例外,但海參成活率卻比往年翻了幾倍。“以前海參越冬會死掉很多,碰到寒冬的時候損失率甚至超過50% ,今年海參存活率大大提高,損失率不到10%。” 張云亮告訴記者,前些天氣溫達到了-10℃,但他兩個養殖池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現象 。“一個閑置的養殖池里,厚厚的冰層覆蓋了整個池面,而另一個養殖池里,則是清水粼粼,海參在水中悠閑地覓食。”原來,自去年以來,為改善沿海漁民的養殖條件,膠南市濱海街道辦事處、瑯琊鎮政府等海水養殖的重點區域都撥出了專項資金,為養殖戶拉上了動力電,并設立了潛水泵加強養殖戶池水循環。 海底井給海參“供暖” 趁著漲潮的機會,老張把電閘一合,水泵啟動起來,新鮮的海水就嘩嘩地涌進了養殖池。“2010年海上結冰很厲害,海參死亡率很高,后來為了防止凍害,新添了潛水泵和管道。”張云亮說,沒有潛水泵之前,養殖池里的水循環就靠潮漲潮落,這樣一來,就不受漲潮落潮的限制了,把電閘一合就可以進行水循環,所以水結冰程度會輕一些。 “為了提高水的溫度,我們還打了海底井,海水溫度有5℃,從井里抽出來的就有8℃,所以海參也有了一個溫暖的生長環境。”張云亮告訴記者,因為很多海產品的養殖都需要高氧量,有時候因為缺氧也會大量死亡,去年在當地水產部門的指導下還在池底加了增氧機。“現在這些海參的生長環境特別好,所以成活率很高,給我們減少了很多損失。” 今年結冰期短損失不大 在沒有換水條件的地方怎么辦呢?濱海街道辦水產技術員金明告訴記者,在結冰的情況下,他們會進行人工破冰。“前幾天結冰比較厲害的時候,我們有七八名水產技術人員冒著嚴寒,巡回在水產養殖一線,指導養殖戶安全防凍防寒。” 濱海街道辦事處水產部門相關負責人說,當地幾乎每年都會遇到海上結冰的情況,今年情況相比前幾年好了很多。“而且今年海上結冰持續時間較短,差不多五六天的時間,所以對當地漁民影響不是很大。”該負責人說,這邊漁村比較多,一旦有較為嚴重的海上結冰現象漁民損失非常大,所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很多應對措施。“漁民也都很有經驗,今年很多養殖戶沒有損失反而收獲不小。”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