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從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獲悉,由該所承擔的一項國家重點技術專項——深水抗風浪網箱研制及應用項目,經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鑒定認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目前,該裝備已替代進口產品進入大規模推廣應用階段,累計新增經濟效益超過55.72億元。
出于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我國近年來持續推行海洋捕撈量“零增長”計劃,使得養殖接替捕撈成為滿足國內市場的新手段。為創造更大的漁業增量空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組織科研人員對深水網箱養殖技術進行聯合攻關,推動海水養殖業由近海走向外洋深海。
該科研項目負責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所長賈曉平介紹,項目建立的深水網箱裝備技術研發平臺,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全面掌握深水網箱系統工程技術的國家。尤其是對深水網箱水動力學特性這一世界性難題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國內首次就漁具工程力學開發出水動力計算軟件,大幅度提升了我國深水網箱工程設計、制造的科學技術水平。
賈曉平介紹說,該項目的技術成果目前在南海技術應用覆蓋率達100%,技術輻射至國內沿海其他重要省份。
該新型深水網箱設備科研項目已取得國家授權專利14項,所有專利均得到產業化開發應用。截至目前,已在南海推廣3612只深水網箱,節約引進網箱資金10.92億元,網箱制造、網箱養殖累計新增經濟效益超過55.72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