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科技組政協委員 走出會議室走進實驗室
2月20日上午8:30分,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姜大明走進了山東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科技界聯組,聽取分組討論情況。
“……不好意思,我再借孫建國委員的5分鐘用一下!眮碜悦窠h的亓久平委員來不及做解釋、不理會大家笑聲,繼續他關于環保問題的發言,“我省重點流域污水治理成效顯著,現在河里有魚,但這魚它不能吃,魚體內重金屬殘留值還很高。”“把有魚做環保標準,這個指標訂低了......”
于建洋委員起身發言:“做為食品企業的負責人,我認為食品安全問題的核心有四個,知識,科技,道德,信譽”“食品企業要誠信,要有耐心……”
田亮光委員:“媒體對食品安全問題缺少專業知識,缺少調查研究,抓了收視率卻誤導了觀眾,有時一個術語的錯誤解讀,甚至會毀掉一個企業甚至一個行業多年的積累。”
……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的觀點,我完全贊同”、“生態山東,就是要讓河里的魚能吃”、“山東將繼續施行約束性政策,不達標的就摘負責人的帽子”、“政府是清醒的,也是支持的。”在認真聽取了12位委員代表的發言后,姜大明首先向委員們致謝,并對各位委員發言依依進行回復。時間很快就到了中午12:00。直到會談結束,委員們仍表示意猶未盡。
田亮光委員的一個提議迅速得到了大家的的積極響應,“我帶大家去我們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看看吧?”在驅車趕往的路上,田亮光委員就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奶粉等食品向其他委員詳細的介紹著,現在確實存在標準制定和行業發展脫鉤的問題。導致食品安全問題上頻頻出現“先致病,再治病”,而不是“懂治病,去防病!
在山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科學技術界組的委員們先后參觀了國家包裝產品質檢中心、國家加工食品質檢中心、國家裝修材料質檢中心等。在全省首家食品安全安全風險監測實驗室,田亮光委員向大家介紹說,這些在檢測設備上的食品樣本,都是他們定期從市場上自己購買回來的,一旦發現有問題產品出現,他們會立即通知相關企業查扣相關批次產品。曾經就有企業抱著僥幸心理,在某一批產品中對某項添加劑超標的添加,當天就被檢測出來,得到通知后企業非常尷尬。
實地考察,親眼所見,“之前有委員就食品安全聯名提案,現在看來有些提法還是沒有提到點子上,在親自看這里24小時不間斷的檢測工作和檢測過程后,我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有太多專業知識是要普及的”李志勇委員感概的說。
于建洋委員當即向田亮光委員表示,他回去后會盡快安排技術人員來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進修學習。他解釋說,“科技應用”,“專業人才”才能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產品的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