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魚肚里掏出一把深褐色藥丸,這樣的魚你敢吃不?
海鮮是山東青島市民飯桌上的必備佳肴,肚大味美的魚更是受市民歡迎。前天,市民付女士從超市買回一條2斤的鱸魚,不料從魚的肚子里掏出一把深褐色的丸子,樣子看上去很像藥丸。這些東西是什么?這樣的魚還能吃嗎?對此,專家說魚肚子里的“藥丸”可能是一種漂浮類的魚飼料,這種飼料的主要成分是魚粉、淀粉等,市民可放心食用。
魚肚里發(fā)現(xiàn)“藥丸” 據(jù)付女士介紹,前天她從宣化路早市上以10元/斤的價格買了一條大鱸魚。當時,攤主麻利地將魚腹剖開,然后又飛快地將魚內臟挖出扔在一邊。當時,付女士并沒有太在意,可當她把魚及其內臟帶回家后,發(fā)現(xiàn)內臟里有一些深褐色的顆粒,看上去很像藥丸。她回去質問攤主,沒想到魚販一口咬定這是魚屎。“哪有這樣的魚屎,而且還這么多。”付女士說,她去買魚一般不會注意被魚販挖出來后扔掉的魚內臟,這樣坑人也太氣人了。
買來不敢把魚下鍋 付女士告訴記者,她仔細觀察過這些異物,這些丸子每粒直徑約1厘米,呈棕色,表面很光滑,摸上去軟乎乎的。“特別像平時吃的健胃消食片。”付女士說,她仔細一數(shù),小丸子有近20粒,讓她遲遲不敢把魚下鍋。
記者采訪了中國海洋大學溫海深教授,他表示,魚腹內的深褐色的“藥丸”可能是一種膨化飼料,很可能魚在喂食后沒多久就被打撈上來,導致胃里殘留著飼料,這種飼料對人體無害。
記者了解到,有些水產養(yǎng)殖戶為了給魚增重,搶在出池前集中投餌。對此,一位酒店采購人員介紹,往一些價格較貴的魚肚里塞東西增重的現(xiàn)象并非是個例,對一些個體較大的海魚,魚販們甚至往里面塞小魚小蝦。所以,消費者要仔細觀察魚販殺魚后魚內臟的情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