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城市里,常去西餐廳的消費者,相信為數不少人,對一款“鰻魚炒飯”并不陌生,但相信很多的人,并不知情鰻魚是如何從小魚到成品魚再到餐桌的,心細的消費者或許已發現鰻魚漲價了。
鰻魚漲價歸結于鰻苗漲價,今年鰻苗捕撈量比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二,已上演了“鰻苗荒”。據悉,一斤鰻苗約有四五千條,一條繡花針大小的魚苗重量在0.1克左右,普通一條售價31元,好的則高達38元,而當下黃金每克則是350元左右,如此折算下,鰻苗價格堪比黃金,成為名副其實的“軟黃金”。
介于鰻苗至今仍是世界難以攻克的難題,不能人工繁殖,保持著天然的繁殖狀態,只能到海洋里去捕撈,之后再人工飼養。在我國,自珠江口區域到江蘇北海域,都是鰻魚苗捕獲區,而長江口區域則是重鎮,在全球鰻苗的捕撈量我國占到80~90%,捕撈時間集中在冬至到來年的清明,以往每年的2月份都是 鰻苗上市的黃金期。
據相關統計,中國大陸、臺灣,日本和韓國是主要鰻苗國,截止到2月中旬整個鰻苗總量不足10噸,原來的歷史記錄這個時段已有上百噸的苗量。如此大的懸殊,或許會加劇鰻苗的爭奪戰,拉高成品鰻魚的售價,造成市場恐慌,其實此種情況,是多年富集而集中爆發的結果。
據中國鰻魚網數據顯示,1月份東京地區的活鰻流通量較去年同月減少了20.1%;日本三河一色地區5P(5P是指1公斤5條規格)活鰻的批發價格為4500日元/千克,約合人民幣約355.5元/千克,比去年上漲70%。而國內的水產市場,沿海各地的鰻魚批發價大都在每千克140元左右,杭州的農貿市場鰻魚零售價多在每千克160元左右。由此看出,不僅鰻苗的價格瘋漲,成品鰻魚的價格也大幅上漲,如今成品鰻魚銷量銳減,加促了鰻魚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
同時,還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捕撈魚苗沒賺到錢,銷售鰻魚的也沒賺到錢,而鰻魚養殖戶卻發了財,與其他領域出現截然相反的贏利模式,值得大家深思。而賺錢的養殖戶多采用了科技化養殖,主要集中于廣東、福建等地,且為數不多的20戶,市場是動態的,未來鰻魚價格是否持續走高,無法斷定。
說到這里,出現此輪鰻苗價格大漲的原因到底歸結于哪兒?根據鰻魚研究資料、海洋研究專家的論述、市場行情等方面,綜合得出以下三點。
其一,鰻魚繁殖的生活習性。鰻魚生長奇特,淡水里生活5至8年才能到海水中產卵成苗。主要在中國臺灣、菲律賓、馬里亞納群島海溝里卵化,形成的小魚,隨還流北上,數千里行程方才到達我國的鰻苗生產區。
其二,鰻魚的生存環境惡化。鰻魚苗喜歡生存于海淡水混合區,且有持續不斷的新鮮淡水供給。而如今國內大江大河攔水修壩、沿海灘涂改造、大型工程修建等,都阻隔新鮮淡水的補給,且水質逐漸降低,甚至遭受污染,嚴重破壞了鰻苗的生存環境。
其三,鰻魚市場需求與捕撈。受利益鏈條的驅使,鰻苗被過度捕撈,隨環境改變,鰻魚繁殖種群得不到補充,更無人放養成魚,時間一久,破壞了繁殖鏈。
所以說,由鰻苗轉為“軟黃金”得到的啟發,進而聯想,出現這樣的局面,整個行業已危機四伏,需要過濾凈化,也昭示出環境惡化帶來的后果不堪設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