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香港機場擬修建第三條跑道的計劃,因可能對公共健康造成危害而遭到非議。世界自然基金會近日公布一項調查研究,指第三條跑道工程將令香港漁業損失4800萬港元,并批評香港機場管理局刻意淡化跑道填海對漁業的影響。
港府擔心機場落伍
建第三跑道,這筆高達800多億港元的投資,自提出以來就備受爭議。港府曾在去年5月指出,若不再興建新跑道,香港機場的地位很可能被鄰近城市,比如廣州、深圳、韓國首爾、新加坡等取代,高增值的貨運業務也會不斷萎縮,影響香港競爭力。
而第三條跑道的整個工程,包括在機場北面海域填海650公頃,以及興建相關設施,如停機坪、控制塔及“Y字形”客運廊等。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占地1225公頃,第三跑道填海范圍相當于半個機場面積,成為香港第二大填海工程。
另外港府預計,如果計劃得以實施,香港可以提高其客運及貨運能力,保住一流空中樞紐的地位,預計香港可以從中獲益9000億港元。目前,該計劃最大的攔路虎是公共健康和環保。
環保組織提醒可持續發展
世界自然基金會新公布的研究估計,興建第三條跑道涉及填海650公頃,將為香港未來18年間的漁業造成4800萬港元漁獲損失,純利虧損或達1100萬港元。另外,研究也顯示漁獲量下跌幅度會是機管局估計的五倍之多。
報告還指,填海會削弱在香港水域禁止拖網捕魚的成效,令魚類、蝦和魷魚等漁業資源恢復減慢,直接減少漁獲,估計有31名非拖網捕魚的漁民會因而失業。港府還未考慮為漁民提供賠償和就業再培訓,估計也需額外使用1200萬至3100萬港元。
報告還認為,如果不進行漁業模擬研究,難以準確估計第三條跑道填海的真正環境和社會成本,促請政府審慎考慮填海對海洋生態和可持續漁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對于環保組織提出的質疑,機管局回應,港府將于未來一兩個月內宣布是否興建第三條跑道。不過,機場島中場已預留位置設機位,將視乎結果制訂客貨機泊位比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