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3月7日上午,受連日陰雨的影響,浙江臺州市玉環縣披山島附近海域養殖的海參因海水鹽度的變化,少部分出現吐腸現象,當地海洋與漁業部門獲悉后立即趕往養殖海域開展技術指導。
據了解,披山海域的海參規模化養殖始于2010年9月份,養殖戶洪忠良伙同其他4位養殖戶,看準披山海域水質優良,沒有污染,投人300多萬元,從大連購進30萬頭規格為五六公分的海參苗進行養殖,計劃經過8個月的養殖,在盛夏來臨之前上市。由于2010年年底一場罕見的大雪,養殖的海參苗出現部分死亡,養殖效益不盡如人意,老洪幾個人并不氣餒,去年重整旗鼓,為了海參能在披山海域順利越冬,去年9月,老洪調整思路,投資600萬,從大連購進40萬頭規格為10公分的海參大苗進行養殖,由于海參大苗抵御低溫能力強,因此這些海參大苗已順利度過春節前后的低溫天氣。
針對連日陰雨天氣的影響,當地海洋與漁業部門專家及時開展技術指導,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幫助養殖戶度過難關,另外,根據當地的天氣預報,本周末陰雨天氣將暫告結束,預計對海參養殖影響不會太大。
目前這些海參苗體長已長到18公分,最長可達20公分,體重350克,今年盛夏來臨之前可大批量上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