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福建廈門市場買回的魚,清洗完正要下鍋,卻發現魚頭里藏著足有一厘米長的寄生蟲,市民楊先生嚇了一跳:“這以后吃魚都有心理陰影了!”記者向水產專家了解到,這種寄生蟲,在養殖的魚類中屬“常見現象”——專家說,只要煮熟后食用,對人體不會有影響,不過確實影響食欲。
一厘米“大蟲”藏在魚頭里
7日早上,家住湖明路大洲新世紀廣場的楊先生從樓下市場買回四條魚,清洗完正準備下鍋時,他突然發現,其中兩條魚的頭部,居然藏著一厘米長的蟲子。
記者前天下午來到楊先生家,看到了藏在魚頭里的“大蟲”。楊先生買回的是四條烏頭鯔,長度和常見的秋刀魚差不多,但體型更寬,頭部更大。從切下的魚頭可以看到,頭部內靠近腮的位置嵌著一條白色的爬蟲狀物體,可以明顯看出昆蟲的環狀體節,還有細短的腿。
楊先生說,當時看到這些蟲,頓時食欲全無,“這種魚之前還挺常吃的,以后不敢買了。”他更擔心,這種帶寄生蟲的魚會傳染病菌,吃了對健康有影響。
專家稱魚寄生蟲屬常見現象
這到底是一種什么蟲?記者前日請教了海洋三所有關專家。專家表示,這種寄生蟲屬于等足目虱類寄生蟲,是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等足目的寄生蟲,寄生于皮膚或腮腔,在寄生部位挖洞,對宿主危害很大,但不會感染人體。專家說,寄生現象是一種在進化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現象,各種因素造成魚類免疫功能下降時,就很容易產生寄生現象。
市水產研究所專家向記者介紹,魚類寄生蟲是比較常見的,尤其養殖的魚類,寄生現象會更多。“相比自然環境,養殖場的細菌更多,也就比較容易滋生寄生蟲。”不過專家表示,一般情況下,只要把魚煮熟了,里面的寄生蟲幾乎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和吃青菜吃到菜蟲是一個道理。”但如果有些人愛吃生魚片,對寄生蟲就要特別小心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