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怎么今天這么多投訴的。”市場管理辦公室的公平秤旁,一工作人員說。 記者拿著兩只梭子蟹在公平秤上過秤,顯示2斤1兩。幾分鐘前,就是這兩只蟹在該市場S021號攤女攤主的電子秤上,稱重是3斤8兩。 梭子蟹60元一斤,只這兩只蟹,攤主在秤上就多賺了102元。 在近一個月前,本報記者曾三度暗訪該市場,均發現商販有缺斤短兩的情況,市場管理方表示,會嚴格監管,重罰違規商販。 而到了現在,市場管理部門所說的“嚴厲監管措施”,沒有起到作用。 場景一 “超重”一倍的海蟹 時間:2月19日下午3點 攤床位置:S027號 2月19日下午,京深海鮮市場交易大廳內人流稀少,三五個顧客與海鮮攤主在討價還價。 海鮮攤前大多擺放著大型玻璃魚缸,厚厚尼龍繩纏裹下的螃蟹緩慢移動。每個魚缸里的螃蟹品種、大小基本相同,連尼龍繩的結扣也無二致。這是銷售者們最愿意推銷的產品,遠超過海參和10余元每只的鮑魚。 S027號海鮮攤前,幾分鐘不間斷叫賣并沒有打動買家,銷售者為了證明她的螃蟹“滿膏”,貨屬上乘,說到興奮之處拿起剪刀,在螃蟹殼上戳出一個洞。她打動了顧客張先生。 女攤主自動降價,50元每斤的單價降至48元。買家挑選了4只中等個頭的螃蟹。螃蟹被裝進黑色塑料袋。女子俯身蹲在攤子下面,將螃蟹放在電子秤的托盤上。 “五斤一兩多,147(元)。”沒等張先生反應,一鏟冰屑裝進黑塑料袋,再放了約兩斤水、打氧、封袋。攤主還大方地抹掉了7元錢的零頭。 “放心,不會稱錯,我在這干了6年了”。這名在京深海鮮市場開業即入駐的魚攤女子,在說笑中送走了顧客。 張先生覺得分量不對勁兒,將螃蟹放在市場管理辦公室的公平秤上時,公平秤顯示的卻是兩斤六兩,分量少了近一半。 “肯定要處理。”執法的保安帶著張先生準備再去海鮮攤調查時,還沒走到S027號海鮮攤,該攤位一位男攤主跑出大廳迎了上來。“稱錯了”。男子連口聲稱,是放置在電子秤上的盤子算進了總重量,導致錯稱。 按照該市場規定,缺斤短兩差額占總額比例超過31%時,攤床將被整頓5至7天,罰款5000元至10000元。 最終,男子因這個“主動尋顧客”的情節被從寬處理,罰款1000元。 場景二 “七兩秤”上的手腳 時間:2月23日中午11點 攤床:S026號 “新鮮的海蟹,又肥又便宜。”嘈雜的叫賣聲摻雜在腥咸的空氣里,S026號海鮮攤前,男攤主操著南方口音,指著一池子螃蟹說,“大海蟹55元一斤,非常便宜。” 這些海蟹無一例外,渾身繞著幾圈紅色的尼龍繩子,蟹鉗上還套著幾圈塑膠皮套。 男攤主從池子里撈出5只海蟹,丟進黑色塑料袋中。在攤子下面,電子秤上放著一個不銹鋼托盤,5只海蟹過秤,“8斤多,440元。”攤主說。 記者表示5只螃蟹太多,只要4只,攤主從袋子中揀出一只,過秤,“6斤半多,刨除盤子的重量,給350塊吧。” 隨后,記者拎著剛買的一袋4只海蟹,在海鮮市場西門的公平秤上過秤顯示,4斤2兩。 一名管理人員表示,公平秤是標準的,“商戶稱重6斤半,肯定是坑你呢。”隨后,該名工作人員帶記者來到S026號攤前。 男攤主表示他的秤沒有問題,隨后將4只海蟹放在剛才的電子秤上,按動幾個按鍵,電子秤顯示,4斤2兩。“這海蟹88元一斤,4斤多350元,有問題嗎?” 攤主最后表示,55元一斤的話,是按照“七兩秤”來計算的。 在海鮮市場公平秤辦公室內,一名工作人員質問商戶,“七兩秤是什么算法,我都搞不明白,為什么要按照七兩秤賣東西?” 記者詢問,為何同一個電子秤,同樣是4只海蟹,為何一會兒能稱出6斤半,一會兒能稱出4斤2兩?“你就是個買東西的,問這么多干嘛,知道的越多你越危險,知道嗎?”S026號攤主大聲說。 該攤主沖著管理人員叫喊,“告訴外人有意思嗎,電子密碼秤是能調的,整個市場賣海鮮的都這樣做。” 記者后來了解到,所謂七兩秤,就是商戶對電子秤設置密碼后,就會缺斤短兩,稱出的物品顯示為1斤,但實際重量只有7兩。 管理人員表示將對S026號攤主進行處罰,攤主甚至語氣強硬地頂撞管理人員。 場景三 想開發票?螃蟹漲價! 時間:2月24日中午11點 攤床:S028號 2月24日,該市場S028號海鮮攤前,老板熱情地介紹玻璃魚缸里的各種海蟹。面包蟹35元一斤,珍寶蟹55元一斤…… 在反復挑選下,記者讓老板娘將兩只大個兒的面包蟹打包上秤,電子秤上顯示4斤3兩,共150元。 準備付賬時,記者要求老板娘開一張發票。 雖然嘴上答應,但在開始填寫單據時,她一開始建議多寫購貨金額,“這樣你可以多報銷些錢。”可得知單據需要實報后,她立刻猶豫起來。 “小弟,你怎么不早說要開票?這樣吧,我重新給你上秤。”女攤主有些不高興。 “不是已經稱過了嗎?”記者問。 “咳,我給你足秤,免得給你給我添麻煩。”邊說著,老板娘將已經裝冰打包好的兩只面包蟹拿出,重新裝袋稱重。3斤5兩,122元。 “搞了半天你的秤有問題。” “全市場都這樣,不然賺不了錢。” 在市場小水產廳東側,一位在市場從事海鮮加工的女攤主說,商戶對外稱珍寶蟹價格55元一斤,“要價低就會少秤,只要顧客要求開票或者足秤,價格就會變成88元一斤。” 京深海鮮市場治安管理部提供的罰款單上,從去年9月至今年2月19日,不足半年間共開出罰單38張。最多的一天發生在去年10月1日,統計為4次。其中,幾乎全為缺斤短兩,且大部分涉及活蟹交易。 本報訊 一個月內,本報記者4次探訪京深海鮮市場海蟹攤床,無一例外,商販攤床前的稱重和市場管理處公平秤上的分量,相差懸殊。 京深海鮮市場作為北京最大的海鮮市場,事實上多年來,缺斤短兩現象并非偶發,本報曾多次接到消費者投訴。市場治安管理部經理丁寶華表示,在管理商販缺斤短兩的問題上,雖然措施嚴厲,卻也有很多困難。 缺斤短兩超三成最高將被罰萬元 2月24日,京深海鮮市場治安管理部經理丁寶華稱,市場目前共有800多個攤位。不排除個別商戶為追求利益出現缺斤短兩的現象。 據了解,凡是在市場營業的商戶,都將簽訂責任協議。缺斤短兩也被列入協議之中。 按照該市場商品質量計量管理規定處罰標準,將缺斤短兩的處罰分為四檔。缺斤短兩差額占總額比例,以31%以下分為三檔,罰款從1000至5000元不等。比例超過31%時,最多將被罰款萬元,整頓5至10天。除此,如情節嚴重如被媒體曝光或工商處罰等情節,將被取消銷售資格,終止合作,并沒收攤位押金。 丁寶華說,他并不知道具體押金數額,從2009年他接手市場執法后,有部分被罰攤點的罰款是從押金中扣的。 這兩年間,丁寶華說,他曾驅逐過一家魚攤出市場,因對方屢教不改。 值得注意的是,2月23日,發生在S026號海鮮攤的“七兩秤”商戶并未受到處罰。 商戶有“關系” 不服從管理 采訪中,一保安員稱,凡是公平秤查出缺斤短兩,他們都不會徇私情,“我們是國企,得注意形象。” 盡管市場管理部門表示對商戶有嚴格的處罰措施,以杜絕缺斤短兩,為何欺客行為依舊公然盛行? 丁寶華說,市場物業加保安雖有幾十人監管,但不能監督每筆交易,因此,公平秤成為市場有效的監督手段。但他自稱有的商戶并不買賬,且招致對方反感。 丁寶華介紹說,商戶為了增加銷量謀求利益最大化,報價55元一斤,有時進貨價要高出零售價。他們在用低價把顧客吸引過來,低價就從缺斤短兩上賺回來,開票價格就上漲,而對于價格的浮動,管理部門無權限制。 “有些顧客也沒有維權意識。”丁寶華說,有一次,他拎著公平秤在樓下等著,等顧客買完貨出門時,丁提出為對方稱一下公平秤,但招致了顧客的冷語相加;大多消費者在購買海鮮時,都沒有開發票的習慣,也使得欺客行為發生后,消費者的投訴缺乏證據。 該市場一名不愿具名的管理員透露,一些商戶仗著跟市場上基層領導關系比較近,有些問題可以幫忙“擺平”,并不服從他們的管理,這也是缺斤短兩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對此說法,丁寶華說:“可能會存在這樣的情況,但是商戶跟我沒有走動。”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