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漁船從鄰近縣市匯集汕頭港捕鰻 執法人員“掃海” |
隨著廣東汕頭市面上鰻苗價格節節攀升,一條比繡花針還要細小的小鰻苗賣到了30多元,堪比黃金,部分漁民因此鋌而走險占用航道捕撈。近期,由海事、水上公安、漁政三部門聯合開展的汕頭港鰻苗汛期通航秩序專項整治百日行動,共出動船艇220余艘次人員1225人次,開展“掃海”清障行動11次、清理礙航捕撈漁船300余艘次,清理礙航漁網屬具500余個,實施行政處罰3宗,保障了汕頭港航道的安全暢通。
“軟黃金”引發捕撈大戰
汕頭港地處韓、練、榕三江入海口交匯處,每年冬末春初,鰻苗趁著漲潮經過入海口回游到內河生長,當地漁民稱這段長約100天的時間為“鰻苗”汛期。每年年底,都會有一批漁民舉家從福建詔安出發,浩浩蕩蕩前往南澳島,駐扎在前江灣沙灘上,專捕被稱為“軟黃金”的鰻魚苗。今年來南澳的這批人就有一兩百人,有60多艘竹排機。一位漁民告訴記者,鰻魚苗的捕撈季節從農歷冬至到次年清明,賣鰻苗的收入基本要占他全年收入的一半。他有時凌晨3點多鐘就要起來,6點多出海,一直忙活到下午三四點才返航。
據介紹,由于鰻魚苗捕撈量的減少,價格更是“鰻苗跳龍門”,前些年鰻魚苗才五角錢一條,2010年漲到了8元左右,今年鰻魚苗賣到30多元一條,一斤鰻魚苗大概有四五千條,一條繡花針大小的魚苗在0.1克左右,貴的能賣到35塊錢。而現在黃金每克是350元左右,鰻魚苗成為名副其實的“軟黃金”。不僅在中國,鰻魚的消費大國日本,鰻魚價格更是一路上漲,比去年上漲70%。
專家呼吁保護鰻苗資源
我國是鰻魚養殖生產和出口大國,每年鰻魚出口金額占農產品出口額很大比例,從整個行業來看,從前期的鰻苗捕撈、培育到成品鰻的養殖,烤鰻加工、后續的運輸、包裝,乃至飼料,整個鰻魚行業可以帶動幾十萬人就業。如果“鰻苗荒”持續發展下去,必將危及到整個鰻魚產業。那么鰻魚苗銳減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專家認為,主要是環境造成的,污染比較嚴重,相對來說生物環境質量下降了,另一個原因是鰻苗捕撈量太大。在歐洲,歐洲鰻被列入國際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禁止鰻苗出口。此外,鰻苗目前主要靠捕撈,人工繁殖技術還沒有根本性的突破。專家認為必須大力保護我國的鰻苗資源。呼吁多部門配合,長期不懈打擊非法捕鰻。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