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蝦也能像種蔬菜一樣,在大棚里進行,你聽說過嗎?一畝南美白對蝦賣出2萬元錢你相信嗎?在位于
江蘇海門市三廠鎮鎮西村的南美白對蝦高效養殖基地,已經成為事實。據了解,近兩年來,我市漁業部門積極推廣“大棚養蝦模式”,通過搭建大棚、鋪設地膜、底部排污、底部增氧等措施,實現南美白對蝦的雙茬高效養殖,大大提高南美白對蝦的產量和品質,預計畝效益達2萬元。
在鎮西村的南美白對蝦高效養殖基地,寬大的銀色鋼管大棚在陽光的照射下特別耀眼,走進大棚,空氣溫暖而濕潤,一條白色塘溝橫亙在記者眼前。基地負責人吳光華正與工作人員一起,把今年首批蝦苗放入塘溝。吳光華對記者介紹,南美白對蝦養殖采用大棚、地膜、底部排污相結合技術,每畝設施投入2萬元。鋪設的地膜有利于將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與水塘泥土相隔離,結合底部排污確保了池水的清潔,為養殖的南美白對蝦提供了優質的生長環境。而大棚覆膜則有效保證了南美白對蝦生長的溫度環境,讓南美白對蝦在外面溫度較低的情況下不受影響。
吳光華是我市首個從事大棚養蝦的“吃螃蟹的人”。原先,他一直從事露天池塘扣蟹和南美白對蝦養殖。由于缺乏必要的設施,加上管理不到位,養殖的扣蟹和南美白對蝦病害頻發,養殖效益一直上不去。后來,吳光華聽說外地有一種大棚養蝦技術,我市已引進推廣,頓時產生了濃厚興趣。吳光華立即去外地考察學習這種養殖技術,回來后決定自己也從事大棚養蝦。在鎮農業服務中心和鎮西村的支持下,吳光華投資的南美白對蝦高效養殖基地建成了。基地占地面積60畝,涵蓋大棚20只。吳光華又添置了羅茨鼓風增氧機、水泵等,配置了電腦監控設施,走上了大棚養蝦之路。
由于采取保溫養殖方式,南美白對蝦的上市時間從以往的8至10月份一季,變為6至7月份和10至12月份兩個時間段,產量也由原來的400公斤左右(單季)提高到1200公斤左右(雙季)。吳光華告訴記者,一年兩季蝦的產值有3.6萬元,扣除成本,利潤在2萬元左右。
吳光華首戰告捷,這在全市水產養殖戶中引起轟動。劉浩鎮能人投資養殖200畝金剛蝦,濱海新區建起南美白對蝦立體養殖基地,正余鎮能人興建千畝鋼架大棚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截至目前,全市發展大棚養殖南美白對蝦面積近2500畝。大棚養蝦已經成為漁業高效養殖的一種新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