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早春是放養魚種的最好季節,因為此時水溫較低,魚的活動力稍弱,而且魚體結實,鱗片緊密,拉網、捕撈、運輸不易受傷,能提高魚種放養的成活率。放養時應遵循以下步驟:
1、選擇魚種:要想魚兒長得好,魚種選擇有技巧。優質魚種應具備以下三個特點:①外觀:規格整齊、色澤光鮮,背部肌肉厚實、鱗片、鰭條完整無損,體表無傷,無寄生蟲;②行動:行動敏捷,反映迅速,一般都會主動搶水;③規格符合標準,一般規格要大于13厘米,草魚大于15厘米。如:全長15厘米的魚種,每斤草魚為12尾左右,白鰱13尾左右,花鰱11尾左右,青魚12尾左右。如果每斤多于此尾數有可能魚種體質弱,偏瘦;少于此尾數則可能脂肪含量偏高。
2、池塘消毒:在放養魚種前應對養殖水域清塘消毒,去掉過多的淤泥,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滅害。
3、培肥水質:一般魚塘消毒5天后加注新水,放養魚種前要施足基肥(最好施農家肥)以繁育水體天然餌料生物,使魚種下塘后就有較豐盛的食料。看餌料情況如需追肥要做到勤施、少施,以防引起水質惡化,妨礙魚類生長或生存。
4、魚種消毒:在魚種投放前魚體要用2%~3%的食鹽水或高錳酸鉀液(20g/m3)對魚體消毒浸洗5-10分鐘,以消毒清除病原體。
5、魚種下塘:選擇晴天放魚最佳,投放位置選擇在上風口。投放時操作要輕而快,盡量小心、仔細,以防魚種受傷。下池時,運魚種的容器內水溫和養殖水體的水溫溫差最好控制在3℃以內。
6、及時投飼:放養2~3天后,魚已適應環境,就應開始投喂飼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