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美國市場,2010年羅非魚從最受歡迎水產品的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但是在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美國羅非魚的進口放緩。
羅非魚的國際需求繼續增長,生產國越來越多的將這條實惠的魚供應國內市場。需求的增長也鼓勵小生產國加大羅非魚產量。
中國
凍羅非魚片是中國羅非魚出口量最大的產品類型,但2011年的出口量下降了21%,而條凍羅非魚和面包魚的出口量分別增長51%和8%,其他類型的產品出口量輕微增長,同比僅增長1.6%。2011年早期嚴重的天氣狀況引起大量羅非魚死亡,是供應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中國羅非魚的最大消費市場美國的進口量下降14%,墨西哥進口量輕微下滑,而以色列、科特迪瓦、喀麥隆、法國和德國的進口量同比增加。
美國
去年美國鮮羅非魚片的進口量出現負增長,因為供應量,尤其是哥斯達黎加的供應量降低,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也有所下降。截止2011年9月,美國鮮羅非魚片的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同比下降10.3%和9.3%,主要供應國之一哥斯達黎加供應量驟降62%,從2010年的4600噸降至1740噸.盡管厄瓜多爾、洪都拉斯和哥倫比亞等國的供應量分別上漲2.1%、12.8%和12.9%,但無法彌補哥斯達黎加的供應缺口。去年陷入困境的美國經濟使消費者不得不選擇更便宜的替代產品,這導致價格較高的鮮羅非魚片市場需求下降。在報告期間美國所有羅非魚產品(包括冰鮮和冷凍)的進口量和進口額為134445噸和5.97億美元,分別下降10.7%和2.8%。
相似的,凍羅非魚片的市場需求也有所下滑,存貨量仍在密切監測中。
歐盟
2011年第三季度,歐盟共進口15832噸羅非魚,同比微漲4%。產品主要由中國供應,其中12265噸羅非魚來自中國,供應量同比小降。盡管遠不及中國,歐盟羅非魚的第二大供應國印度尼西亞的供應量同比大幅增長。
西班牙穩坐歐盟羅非魚進口市場的第一把交椅,進口量3522噸,其次是波蘭(2267噸)。
中國水產門戶網員工整理翻譯,轉載請注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