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說牙鲆大家都很陌生,不過,如果說起“比目魚”,您恐怕就恍然大悟了。記者昨日獲悉,屬于冷溫性底棲魚類的牙鲆,經過培育,已經能更好地適應南方氣候了。
近日,我市“高溫牙鲆選育”課題獲得了成功并通過專家驗收,該項目培育出的耐熱牙鲆品種,將更加適合南方的環境,而且夏季養殖時不需要人工降低水溫。
“高溫牙鲆選育”項目由市海洋與漁業局、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承擔,2004年底就開始進行養殖試驗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7月下旬連續4天30℃高水溫下,牙鲆繁殖的子代死亡率僅為5.54%,而普通牙鲆繁殖的子孫死亡率高達65.17%。
專家說,優良種苗將有利于牙鲆養殖業的發展,增加對優良種苗需求量,進而促進專業化的優良種苗生產產業的發展,為下一步牙鲆速生、抗病和全雌化品種的培育打下基礎。
牙鲆還被人稱為“牙片”、“偏口”,是名貴的海產魚類,一些日本料理店喜歡拿它來作生魚片。它也是廈門魚類養殖業的新品種之一,但由于不耐高溫,該品種的養殖受到限制。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