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三月,屬于耕耘的季節。廣東大量鮮活海產正通過空運向全國各地源源輸往,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國內貨站“啟程”的海鮮平均每天可達到9噸以上。
廣東處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依傍著廣闊的海洋,氣溫和暖。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海鮮資源一年四季貨量充足,即是經歷冬季依然供應內地各省市,滿足龐大的海產市場需求,使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海鮮在每年三、四月份左右便開始熱銷全國。踏入三月,通過空中運輸的海鮮貨量逐日增多,平均每天達到9噸以上。當中包括各類魚苗、桂花魚、鱸魚、鮮蝦等,主要運往成都、西安、重慶、溫州、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其中華中、西北地區的成都、重慶和西安每天承運的海鮮貨量最多,每天分別在2噸左右。
說起運輸魚苗等海鮮產品,他們是到底是如何搭乘飛機運輸的呢,記者最近在白云機場貨站了解到,其實保障這些海產品還真是不少費工夫。
為了保障這些魚苗在長途運輸中安全舒適,會將這些魚苗放置在專用的海鮮膠袋里,并在膠袋內加入充足的氧氣和水,大概可以維持6個小時左右的運輸,之后就給袋子打上結。一般來說,一個海鮮膠袋重量在45斤左右,包裝嚴實之后,還要將海鮮膠袋放置在運輸專用的海鮮箱內,海鮮箱一般為泡沫箱子。白云機場貨站的工作人員在保障過程中,會在海鮮箱上加貼標識牌,注明魚苗或者某類海鮮,在貨物搬運的時候,不能倒置,全部要輕搬輕放,在與機場地勤人員交接時,也會在貨物的最外面加多一層保護傘,鋪上一層雨布。盡管保障如此精細,據魚苗收運人員講,等到這些小家伙們運到目的地后,仍然會有將近一半的魚苗死亡,成活率大概在50%左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