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湖北省京山縣強力推進生態龜鱉養殖,目前龜鱉養殖面積達到8萬畝,其中專養面積3萬畝,混養面積5萬畝,產量1.1萬噸,年產值8.8億元,養殖面積和產量在全國各縣市中位居第一。2011年,京山縣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生態龜鱉第一縣”稱號。為做大做強龜鱉產業,唱響唱紅龜鱉品牌,京山縣從五個方面力推龜鱉產業蓬勃發展,全方位推進中國生態龜鱉第一縣建設。
一、創建一個國家級中華鱉種質資源保護區。作為中國生態龜鱉第一縣,保護種質資源,申請設立國家級保護區是應盡的職責。因此,該縣于2011年向湖北省水產局和國家農業部申請,將惠亭水庫列為國家級中華鱉種質資源保護區。目前,該項申請已獲農業部批準,京山縣將按照國家級保護區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力度,真正把惠亭水庫建設成為一流的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為推動龜鱉產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創建一個國家級中華草龜良種繁育中心。該縣盛昌中華草龜良種繁育中心占地面積3000多畝,種龜產卵場50個,飼養原良種龜10萬組,每年可提供優質龜苗100萬只。省水產局專家認為,通過這幾年發展,該基地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中華草龜良種繁育場,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已初步具備國家級中華草龜良種繁育場的條件。近期農業部將組織專家進行驗收,該縣將抓住這一機遇,進一步加大投入,擴大規模,堅持標準,盡快把盛昌中華草龜良種繁育中心建設成國家級良種場。
三、探索一批國內最先進的龜鱉養殖模式。目前,該縣生態龜鱉養殖模式有三種:一是仿生態養殖模式;二是“魚-鱉-鱔”高效立體混養模式;三是稻鱉共生養殖模式。這幾種模式畝產龜鱉300-500公斤,畝平效益2萬元。為使龜鱉養殖效益不斷提高,進一步積極探索新的高產高效養殖模式,使我縣特色水產養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全國各地的養殖戶們提供更優的養殖模式。
四、創建一片國家級龜鱉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近幾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生態漁業,實行連片養殖,堅持標準化生產,效益顯著。2008年被省水產局授予特色水產大縣稱號。該縣將從三個方面進一步推進龜鱉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建設:一是進一步加大老基地的改造升級力度,全面完成老基地的改造任務。二是堅持標準化生產,嚴格按照標準化養殖規程操作,并做好養殖記錄。三是嚴把商品龜入市的質量關,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力爭用兩至三年時間,加大建設力度,積極引導民間投入,爭取把全縣三萬畝核心龜鱉基地建設成國家級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
五、打造一個全國知名的生態龜鱉品牌。目前,該縣 “盛老漢”牌中華草龜、“老柳河”牌中華鱉2個品牌,已成為省內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今后,該縣將嚴格按照標準化生產,確保水產品質量,把龜鱉產業做大做強,充分利用現有產品優勢和地理優勢,加大品牌推廣和宣傳力度,把品牌叫響,力爭用3-5年時間,把京山龜鱉打造成全國名牌農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