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2012年6月水產養殖可能發生的病害
高溫天氣的影響,生物體代謝旺盛,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氨氮、亞硝酸鹽增多,致使生物體的抗應激和抗病力都明顯下降,低壓天氣和水體低溶解氧容易造成魚蝦缺氧死亡。6月份水產養殖預測情況如下:
(一)羅非魚發生主要疾病為鏈球菌病、愛德華氏菌病,所有養殖區域可能會形成暴發病,發病率高,損失較為嚴重。
(二)南美白對蝦可能會發生白斑綜合癥、桃拉綜合癥、紅腿病和病因不明的疾病(包括白體、紅體等耗底癥)。對蝦耗底癥病情如發生則難于控制。
(三)石斑魚可能發生刺激穩核蟲病、指環蟲病、車輪蟲病、病毒性神經壞死病以及弧菌感染的潰瘍病。
(四)卵形鯧鲹養殖可能出現痔瘡病和結節病;珍珠貝可能出現黑殼病;藻類可能出現腐爛病;爬行類可能發生腸炎病。
二、防控措施
針對上述情況,當務之急是適時采取相應疾病防治措施,確保水產養殖健康發展。建議做好如下防控措施:
(一)加強水質管理。每天監測養殖水質理化因子pH、溶解氧、氨氮和亞硝酸鹽;及時排換水,排換水時使用二氧化氯、碘制劑等消毒嚴格消毒,施加微生物制劑改善水質和潑灑地質改良劑;多開增氧機,增加水體的溶解氧,保持良好的水體環境。
(二)科學投喂,保證餌料新鮮無害,定期消毒投料臺;每10天左右拌料投喂維生素C、E和免疫多糖等,連喂3-5天,每天一次,增強養殖動物抗病能力,減少病害發生。
(三)堅持每天巡塘。注意觀察水質和養殖對象的活動與攝食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早采取適當防治措施,減少損失。
(四)石斑魚養殖,建議采用淡水、福爾馬林200-300ppm溶液(視魚體大小,選用不同的濃度)和充氧浸泡魚體15~25分鐘(視魚的忍受能力而定),10天左右定期對魚體藥浴或淡水浸泡。
(五)海區網箱養殖的,應適當降低養殖密度,移動網箱到海水交換量大、水體環境相對穩定的區域進行養殖。發現死魚要及時處理,防止病害擴散蔓延以及死亡動植物腐爛對水環境造成壓力。
測報單位:海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